平地崛起“汽车城”——写在上汽乘用车宁德基地首台通线车下线之际来源:闽东日报记者郑雨桐王志凌 旧日,荒芜平地,沉寂已久。
今朝,汽车新城,生机勃发!
6月28日,上汽乘用车宁德基地首台通线车下线。与此同时,宁德三屿工业园区(上汽项目)配套厂房、沈海高速公路宁德汽车城(三屿)互通、蕉城振华振德汽车部件生产等系列项目同步竣工,一个福建最大、全国靠前的“汽车城”正在此强势崛起,宁德又抱“金娃娃”!
去年4月28日,在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全市干部群众的翘首以盼中,上汽宁德基地项目这个重量级的“金娃娃”在蕉城三屿园区正式动工建设。
此后,项目恢宏布局、全速推进,抢时间、拼速度、建精品,仅用短短14个月,便建设完成一个现代化的整车制造工厂,并实现首台乘用车下线,创造了项目建设的“宁德速度”!
放眼宁德,无论是一大批“金娃娃”的培育、成长,还是美丽滨海城市建设,抑或是精准扶贫等社会事业发展,同样也创造着一个个“宁德速度”。
闽东大地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令人振奋的“宁德速度”,折射出的是闽东摆脱贫困的伟大梦想和坚定决心。
激扬新时代,壮阔三都潮。在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道路上,宁德一路前行,风驰电掣!
攻坚克难
“四干精神”展雄心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落地,实属不易。宁德全市上下始终感恩在心,倍加珍惜、倍加努力,全力推动项目建设。
项目启动伊始,市委、市政府便旗帜鲜明指出: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定位高、规模大、链条长、带动力强,是落地宁德的难得的“金娃娃”、是可以“大干一番”的大项目、好项目。
可要在短短14个月内,建成一个现代化的整车制造工厂,又怎是易事,如何破题?宁德,用“大干晴天,抢干阴天,巧干雨天,干好每一天”的“四干精神”,给出了坚定的答案!
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严峻挑战,各级干部迎难而上、自我加压,用一股“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闯劲,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全力以赴抓进度、调度,破题解难。工程建设指挥部建立周例会制度,每周一召开项目推进会,每周与上汽项目公司开一次对接会,并频赴工地一线调研督促检查工程进展情况,及时调度和协调解决问题。指挥部办公室也坚持每天一碰头、三天一协调、每周一总结一部署;指挥部6个工作组每天密集召开协调会,对重点、难点技术问题通过组织专家论证,科学决策,精准施策。
项目建设过程中,天气是极为关键的一个因素。从年4月28日到12月28日,短短8个月的时间,雨天数高达天!可雨水并没有“浇灭”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建设的火热斗志。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每一位参建干部心中,都有一个“时间表”和“气象仪”——这是一场人与自然的特殊较量!
就土方回填而言,这一环节要经过2次填土、3次高程测量、2次密实度检测、3到4次分层碾压、1次强夯,流程十分复杂。如果哪一个环节没有及时跟上,就可能因雨天而耽搁,错过建设“黄金期”。
“以前从来不看天气预报,可如今,每时每刻都要 攻坚克难砥砺行,激情洋溢干劲足!从安征迁一线,到协调服务前沿,到建设工地,他们,用“四干精神”,干出了高质高效发展新标高!
争分夺秒
“宁德速度”势如虹
有幸目睹上汽宁德基地建设过程的人,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一天一个变化。
无论是整车制造工厂、供应商园区,还是配套基础设施,都以令人惊艳的速度施工建设,创造了一项又一项“宁德速度”!
“整个项目建设具有周期短、范围广、技术难、重点多等特点,在宁德蕉城三屿这片风水宝地,14个月内建设一个全新的现代化整车制造工厂,这将是上汽建厂史上的一个标杆!”上汽宁德基地项目技术部负责人彭勃翔感慨地说。
作为连接三屿园区与高速公路的重要枢纽,“宁德汽车城互通”工程去年8月25日发布开工令,今年6月25日就完成交工验收,6月28日通车。
巧合的是16年前的年6月28日,历时4年多拼搏建设的福宁高速也正式通车,大大缩短了我市内外的时空距离,为闽东经济发展打开了一条黄金通道。
时光荏苒,当下闽东交通已日新月异、纵横四方,但始终不变的是闽东人滴水穿石、铁心拼搏的壮志与豪情。
“宁德汽车城互通”工程项目经理刘建鏕坦言,这比预期超前的建设速度,正是得益于地方的高度重视、各部门的精心服务。
据介绍,该项目工可20天便完成省发改委批复,较计划提前12天;45天完成项目EPC招标评标工作,较计划提前23天;83天完成初步设计批复,较计划提前10天;去年6月初,施工单位进场后,一个月内完成项目征地拆迁。进展快速的前期工作、无障碍的施工环境,让施工单位轻装上阵,心无旁骛扑在了建设上。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正是各方精心细致服务,强化要素保障,才为上汽宁德基地项目挥就“宁德速度”赢得了先机。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总用地约亩,项目及配套的国道(七都段)拓改项目涉及10.5公里国道拓改、三屿上汽厂区陆地部分等4个具体项目,安征迁时间紧、任务重。
争分夺秒,只争朝夕!早在去年3月前,得知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即将落地,蕉城区委区政府就提早谋划,强化保障。项目签约后第一时间,成立上汽项目和国道(七都段)拓改项目安征迁指挥部,并抽调经验丰富的干部负责相关工作。
年4月26日,蕉城区召开推进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建设暨安征迁工作动员大会;5月21日,蕉城区又召开安征迁工作动员会,正式吹响上汽项目和国道(七都段)拓改项目安征迁工作的“号角”。市、区两级项目建设指挥部领导干部一线为家、挂图作战、合力攻坚,短短6个月便%完成项目安征迁房屋签约、腾空、拆除,其征迁速度之快、完成度之好,创下了蕉城区房屋安征迁工作新纪录。
43个前期要素保障,也在短短两个多月时间内全部按照节点目标完成。在此后的施工中,每一个工地、每一座厂房、每一位参建者,更是与时间赛跑、与天气赛跑、与进度赛跑,用每个环节的“加速”,换来了项目整体的“提速”。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建设,是宁德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一个生动缩影。放眼闽东,一大批重大产业项目建设中,“宁德速度”同样也在不断创造——
从年2月份打桩,到去年6月30日试点火,短短17个月,创造了中铝铜冶炼项目建设的“宁德速度”;
青拓实业、青拓镍业、宏旺冷轧分别在18个月、16个月和14个月内建成投产,创造了不锈钢千亿产业的“宁德速度”……
拼出速度,拼出精品。一个又一个“宁德速度”,书写了宁德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生动“答卷”。宁德,对于发展的追求,加速前行!
铸链集群
“四梁八柱”立山海
一方龙头舞,气势吞山河!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牵出的,是宁德“汽车城”的宏伟蓝图——
上汽宁德基地项目落地以来,宁德同步引进30家一级核心配套商企业,纳入主流程一起规划建设,基本涵盖底盘车架、电泳及注塑、空调系统、轮胎总成等零部件生产项目,并积极对接二三级配套商。同时,宁德按照物流优先原则,在整车厂南北侧布局供应商园区,构建起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聚”出一番新天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年产值可达亿元,二期全部达产后,产值可超千亿元。又一条千亿“巨龙”,将在三都澳之畔,腾飞起舞!
不仅要引“金娃娃”,还要铸链条、建集群,最大限度激发潜在效益——宁德对产业布局的构思,高瞻远瞩!
不仅是“汽车城”,面对“金娃娃”落地的机遇,宁德按照“一个龙头企业打造一个产业集群”的思路,通过引进培育龙头企业,吸引上下游企业铸链集群,进而催生“裂变”,链条化延伸、规模化集聚、高端化发展,释放强劲发展动能。
福安湾坞半岛,青拓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去年以亿元工业产值成为闽东首个千亿产业集群,全球最大的不锈钢生产基地在此强势崛起;
东侨赤鉴湖畔,时代新能源、新能源科技两家龙头企业引领的宁德锂电新能源产业集群跨越发展,直指千亿目标,宁德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
蕉城漳湾园区,宁德铜冶炼基地项目已于去年底全面建成投产,达产产值亿元以上,打造东南沿海最先进铜产业基地步履强劲……
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四大主导产业集群,挺起了宁德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脊梁”。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大主导产业普遍具有高成长性和国际级技术水平,且产业关联度高、协同性强。锂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不锈钢原材料红土矿中的镍、钴是锂电池的重要材料,铜产品又是汽车和锂电池制造不可或缺的材料。
为此,着眼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去年宁德引进青美新能源材料产业园和格林美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推动时代新能源、青拓集团和格林美公司成立合资公司,综合开发红土矿生产镍、钴材料,形成从镍、钴原材料提取到正极材料、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制造以及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全闭环的产业链,实现制造业“正向、逆向”循环发展,构筑起了新的竞争优势。
立足四大主导产业“以点带线扩面、加速集聚发展”的良好产业格局,宁德还引导四大主导产业向全域延伸拓展,为县域经济打造发展新引擎——
古田,杉杉负极材料项目一期年产3万吨负极材料建成投产;屏南,新能源项目破土而兴;柘荣,不锈钢产业集中区方兴未艾;还有福鼎三元正极材料和汽车薄板、霞浦时代一汽及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周宁不锈钢深加工产业园、寿宁铬铁项目等一批百亿级产业园区和产业项目也风生水起……
四大主导产业链项目,在宁德各县(市、区)遍地生花,形成全市共同支撑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良好局面。“四梁八柱”,屹立山海!
千里黄金海岸线,如今跨越生机现。欣然可见,在“一二三”发展战略的指引下,在“四梁八柱”的支撑下,宁德,必将在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的道路上,踏下更为坚实的步伐!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xw/12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