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福鼎市 >> 福鼎市旅游 >> 正文 >> 正文

芽头像瘦竹竿那样的白毫银针,每斤只要

来源:福鼎市 时间:2023/4/4
北京青春痘专业医院 https://m-mip.39.net/m/mipso_8743253.html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进入春茶季以来,几乎每天都会遇到有茶友问。

哎,年太姥山银针,还没出来吗?

最近几天都开始采白牡丹了,银针还没做好吗?

今年你们家的银针,要什么时候才上新啊?

在此统一答复下,先不急。

眼下还没到4月,距离银针上新,为时尚早。

按往年情况看,还得多些耐心,等到五月才行。

大家试着想想,银针的芽头是所有白茶里最粗壮的、最饱满的、层次数最多的。

做茶时,要做到里里外外烘干,多不容易!

再说了,白茶加工也不是一味烘干那么简单。

技术难点是在保留鲜味、香味、养分滋味同时,将含水量控制到最低位。

所以,制茶过程不能心急求成。

慢工出细活,耐心更能享好茶!

《2》

按照预期,太姥山高山银针的上新,要等到五月。

但近期接二连三就到茶友反馈,他在XX处看到新银针了,据说还是福鼎本地的,每斤只要块。

说完,那位过来爆料的茶友,还发来两张近拍的图片。

第一张拍的是干茶,第二张拍的是泡在盖碗里的银针。

从干茶上看,那款茶在外观上有3处明显不合理的地方。

首先,芽头太过细长。

银针的芽头理应是粗壮饱满的,当然,它的身形不会太胖。

既然名字叫做“针”,它的体形或多或少带有一定“针”的属性。

头部略尖,中间是圆鼓鼓的。

芽头表面,银霜似雪,密布白毫。

一眼看去,白毫闪烁着熠熠银光,神气得很。

反观图片里的银针,它明显要修长得多,像是一个大高个。

但偏偏,身形不够均衡,芽身太瘦,活脱脱是茶界“瘦竹竿”。

看起来又瘦、又细、又长,并且白毫的光泽感还不好,从头到尾看起来都是营养不良的模样。

其次,芽身颜色还偏黄。

整体看去,黄绿色的芽,颜色偏深偏暗。

这副少年老成的模样,着实不像今年的新茶。

正常情况下,银针芽头底色是嫩绿为主的,青葱鲜活,绿意盎然。

古籍里提到白毫银针,有着一个好听的别名,叫绿雪芽。

这一看就是旧时文人取得名字,颇为雅致,指银针芽头看似绿草地下了一场洁白新雪那样。

白雪压新绿,绿白二色相间,尤为惹眼。

看着图片里那款颜色黄绿偏暗的银针,不用多说,一看就不是福鼎的针!

最后,没有小叶壳。

图片中的银针,几乎是纯纯的瘦长芽头,没有小叶壳。

一眼看去,全是裸针,叶壳数量接近于零。

在不了解白茶的人眼里,它是纯芽头做成的,没有叶片,芽头上还带有一定白毫,这显然就是银针。

但这个银针,经不起细致推敲。

有经验的人一看,准会发现不妥之处。

结合前面内容看,芽头瘦、芽身长,再加上没有叶壳。

这款“银针”的真身,从外在初步判断看,来源有以下三种可能:尾针、牡丹王、外地针。

《3》

尾针不是“伪针”,它也算白毫银针的一种。

假设白毫银针一年的茶季可采10天,那尾针就是第9天、10天采下来的茶。

和正规军相比,在最尾巴节点采下的尾针,芽头略有不同。

在那时,茶树在春茶季的生长发育迎来转折点,不再提供强大的能量,去发育大量新芽,而是改成舒展叶片。

导致这段过渡期比较特殊,牡丹王和尾针共同出现。

有时,山下海拔低一些的茶园,已经开始采牡丹王了。

但同一天内,海拔稍高一点的茶园,仍旧能采到银针。

然而,此时已经不算银针采摘的盛日。

茶树身上长出来的尾针,相对要更瘦、更小、更体弱一些。

论养分风味,尾针和头采米针、前期采下的银针相比稍有不足。

汤感薄一些,毫香淡一些,鲜爽感弱一些。

考虑到一分钱一分货的可能,价格要也便宜一些。

但再怎么着,就算是尾针,也便宜不到元一斤的程度。

按这个价格买福鼎针,连茶青价都买不到!

所以,第一个可能性暂且排除。

《4》

牡丹王,是白牡丹里等级最高的茶。

它的采茶时间在白毫银针之后,当茶树芽头发育速度放缓,将精力集中在展开嫩叶时。

此时的芽头,看起来模样虽然也很饱满肥壮,但叶片已经展开。

嫩叶初展,叶背白毫浓密。

若不是因为嫩叶展开的缘故,那将它说成是白毫银针,完全有人信。

牡丹王,拥有近银针的属性。

也是市面上最常被人剥掉叶片,留下芽头,冒充银针销售的品类。

要知道,牡丹王的茶青价格,低出白毫银针一大截。

雇一些老伊姆,将牡丹王的叶片剥掉,以假乱真,也是有利可图。

但从商业本质看,牡丹王是牡丹王,白毫银针是白毫银针。

明知等级不达标,仍旧挂羊头卖狗肉,此举不妥,也不建议这样做,不然会将白茶圈子,搅得处处都是乌烟瘴气。

再说了,即便是牡丹王。

若是高山牡丹王,成品每斤只要元,也是远远低于行情价。

再加上,那款茶的芽身偏黄,看着不够绿,白毫不够多。

事出无常必有妖。

这款没有叶壳,颜色怪异,只剩裸针的茶芽,不论是白毫银针还是牡丹王,都有明显品质不足。

所以,第二个可能性同样排除。

《5》

最后,按照推理法。

这款银针属于外地针的可能性最大。

外地针,指福建以外其它茶产区,参考白茶工艺,加工出来的银针。

然而,外地针的分类很复杂。

论树种原料。

外地针里,有部分是将福鼎大白、大毫等特定树种移植到外省。

种植三五年之后,等茶树生长情况稳定,采摘下来的芽头。

另一种则是使用其它树种的芽头进行加工,因为按白茶的工艺,做出来的成品,也被人叫成“白毫银针”。

考虑到生长地域因素影响,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

即便树种一致,将大白茶树等移植到外地后,芽头内质积累会发生何种改变,谁也说不好。

但可以肯定,脱离故土,离开特定水土环境滋养后,外地针肯定没有福鼎针的独特风味。

论制茶工艺。

有制茶经验成熟的,也有制茶经验生疏的。

考虑到白茶复兴的时间有限,很多外地制茶师,原先根本没有做过白茶。

在加工白茶时,相当于从零学起。

所以,在参考白茶工艺,用当地茶青原料加工出外地针时,难免会遇到诸多状况,手艺生疏。

就好比,让粤菜厨师去做川菜,哪怕名义上是“参考工艺”,但烹饪细节的改变,还是难以掌握!

考虑到环境、树种、工艺的改变,外地针和福鼎银针相比,不论外观,还是香气、滋味或多或少都有缺陷。

出现芽头黄绿,色泽偏暗,芽身瘦长等怪状,也就不难理解了!

《6》

正宗福鼎高山银针,要等到五月才上市。

眼下,刚好的市场空档期。

外地针可以凭借发芽早、采摘早、茶青便宜、售价低廉等优势,抢先上市,抢滩登陆。

这也正是,为何近期的白茶市场内,频频会遇到低价“白毫银针”上新。

茶友们在买茶时,千万不要被“上市早”、“售价低”所诱惑。

要想买到风味正宗、毫香蜜韵明显、喝起来鲜香醇爽的白毫银针新茶。

那么,认准上市时机与品质要求,才能买到货真价实的好茶!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对与年的春白茶上新,我们还需多点耐心,静候佳音!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ly/125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