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王惠兵甘欲杰人民政协报
沃野织锦绣,青山如黛浓。
初冬时节,青碧见底的下山溪迎合着涓涓流淌的九鲤溪,交汇出闽东一个风光旖旎的小村寨——有着“中国扶贫第一村”之称的福建省福鼎市磻溪镇赤溪村。
△“中国扶贫第一村”福建福鼎赤溪村展示厅。林燕英摄
走进赤溪村,开阔整齐的街道旁,白墙黛瓦相挨,商铺林立的长安街上,茶叶店、特产店、饮食店、杂货店、畲家风味店……林林总总。
01
日子越过越红火
“村里大发展了,我也有了自己的茶厂,日子越过越红火。”在街口的大学生创业示范点,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杜赢,是土生土长的赤溪村人。于他而言,儿时的记忆很是深刻,“家家竹木屋、顿顿揭锅难”。
△赤溪村大学生创业示范点。林燕英摄
如今,是什么造就了赤溪的美丽乡村?蓝天白云下,汩汩溪水延绵村里,庭前屋后干净整洁,漫山遍野的茶树孕育希望,宽敞明亮的农家院里欢声笑语。
赤溪村是一个地处闽东大山深处的畲族行政村。作为中国扶贫事业起源地,30多年来,赤溪畲族村历经十年就地农耕生产“输血”式帮扶,十年造福工程易地搬迁“换血”式扶贫,十年整村推进综合开发“造血”式发展的艰辛探索和实践,走出一条“旅游富村、农业强村、文化立村、生态美村”的脱贫发展路子。
“从年开发旅游至今,村里年游客数已达13万人次。”赤溪畲族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告诉记者,目前,全村兴起近20家“农家乐”和民宿,众多村民还将土地出租或入股农业合作、旅游公司,一手领田租,一手拿劳务工资,“两手”增收,不亦乐乎。
△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向记者讲述赤溪村扶贫发展的故事。林燕英摄
对于赤溪村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磻溪镇工作了20多年的福鼎市政协委员、磻溪镇妇联主席颜小周的感受无疑是深刻的,“赤溪之苦,已成为过去。现在道路通了,村子美了,随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吸引了越来越多游客慕名而来。”
而对于同样深耕基层妇联工作的福鼎市政协委员、市妇联副主席陈东来说,最开心的莫过于——在赤溪村,从前的家庭妇女如今也能巧手绘梦,“点石成金”。
年,赤溪村成立了畲乡巾帼创业社,挖掘当地丰富的鹅卵石资源,进行鹅卵石手绘及工艺品创作,帮助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
鹅卵石手工艺品一个最高卖到多元,有游客要参与体验的,每人收费30元。仅去年底,创业社的十几名妇女已创造营收3万余元。创业社推动当地妇女开设鹅卵石手工家庭作坊,形成手工文化产业,为赤溪旅游发展注入经济活力和艺术魅力。
“赤溪村要充分利用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交通发达,知名度高、生态环境良好等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采访同行中,陈东建议,可以围绕畲族特色强化类型设计,借助互联网营销,争取成为闽东地区民宿发展的“网红”。
正午后,长街尽头两旁的“住宿”“吃饭”广告牌引发了福鼎市政协委员、福鼎市太姥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景区规划建设管理处敖华伟的回忆。他说,至今难忘年初,第一次带着规划团队进赤溪村的场景。
“当时,没有宾馆也没有饭馆。没想到,现在全村开办了11家餐饮店、10家特产店、8家民宿和宾馆、5家茶业店、11家乡村便利店。”敖华伟自豪地说,“五年来,我见证了赤溪村旅游产业项目及服务配套设施全面发展,见证了乡村旅游扶贫目标的一步步落地。”
福鼎市政协委员、磻溪镇副镇长唐晨辉也感同身受,“赤溪村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牙赤公路、共享电动车等建设日益完善,民宿、欢乐谷、蝴蝶园、玻璃栈道等生态旅游项目聚集了人气。”
如今的赤溪村已成为闽浙边界独具特色的旅游热点,户外拓展、竹筏漂流、鱼香家园、天然游泳池等生态旅游景点和畲族风情等风俗表演受到游客热捧。
依托地处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太姥山西南麓的优势,赤溪村融入“环太姥山旅游经济圈”,投资1.86亿多元,引进旅游开发企业,
乡村旅游迎来快速发展。
△讲解员向记者讲述赤溪村的发展历程。林燕英摄
02
建设美丽“白茶之都”
游客进村了,村里白茶也“走”出去了。
赤溪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村企共建”模式,引导村民将土地流转给合作社,实现规模经营。村集体与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创办了畲村白茶体验馆,销售赤溪纪念茶。目前,村民通过参与分红和务工,年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的家庭近户,占全村的44%。
△福鼎六妙白茶庄园晒茶场。林燕英摄
“乡村振兴,‘输血’不如‘造血’。”福鼎市政协委员、六妙白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秀钗介绍,六妙茶业投资万元与赤溪村联合建设白茶产业园,创建畲村白茶品牌,每销售一块白茶饼,捐赠1元爱心扶贫基金,每年为赤溪村增加村集体收入29.1万元。
为赤溪村白茶“代言”的还有福鼎市政协委员、福鼎市瑞达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家瑞,“我们还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计划,与帮扶村签订协议,不断输送企业爱心。”截至目前,陈家瑞的茶企共持续帮扶困难学生20余名,为近百名无业村民提供就业岗位。
“我们将加快建设‘白茶之都’,与其他茶企一起,努力推动项目尽早落地,助推福鼎白茶产业更大发展,帮助更多茶农增收致富。”陈家瑞说。
“做好茶叶全产业链可带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陪同记者调研采访的福鼎市政协秘书长曾庆游感慨,“这让农闲之余农民有业就、有活干,实现生产‘得现金’、务工‘挣薪金’、入股‘分红金’,产业扶贫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生态经济发展了,美丽家园的建设更要跟进。按照“五清”的总体要求,赤溪村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被列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自从承包了赤溪村的保洁工作以来,我基本上每周都会来,从一开始与村民‘较劲’到如今人人支持,好的不仅是环境,更是旅游氛围。”福鼎市政协委员、福鼎市小蚂蚁物业公司总经理徐杰表示,要继续抓好赤溪村卫生环境,切切实实助力全村建成美丽的新农村。
围绕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福鼎市政协也是“唱念做打”担起了“主角”,市政协精准对接挂钩联系的点头、磻溪等9个乡镇(街道)22个村(社区)以及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帮钱帮物出点子,进村入户解难题、办实事。委员们深入调研、广泛协商,倾情扶持、助推发展。
“参与脱贫攻坚是政协履职题中之意,让政协工作具有更强的时代气息和政治担当。”福鼎市政协主席李绍美表示,市政协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今后将持续助推赤溪村建设,助力其打造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区。
今时今日的赤溪,特色农业和生态旅游相得益彰,持续不断地焕发出勃勃生机,青山绿水和金山银山双赢的乡村振兴步伐正在加快。
记者:王惠兵通讯员:甘欲杰
原标题:《走,“中国扶贫第一村”打卡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ly/12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