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员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资料图片)一声哨响,福鼎市民族中学十米见方的蹴球场又热闹了起来,10多名学生迅速列队,清脆的撞击声在场上响起。“千万记住,蹴球不能踢,要用推。”教练员何国勇一边示范动作,一边纠正小队员们。只见他上身直立,微微下蹲,左脚弯曲,右脚跟紧靠地面,脚掌贴住球,瞄准几米开外的一个“靶”球,运劲扬腿,球准确地击发了出去。经过十多年的推广,这项趣味横生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在闽东的校园里生根发芽——一所中学的王牌炼成记东南网10月28日讯(福建日报记者庄严通讯员王婷婷雷小芳蔡雪玲文/图)宿舍走廊曾是训练场“蹴球起源于清代的踢石球,在满、蒙古、回等少数民族中较为流行。”何国勇介绍,古代踢石球用的是石头雕琢而成的健身球,由于器材简单,场地面积小,可进行单打、双打、混双等几种形式,既有健身竞赛价值,又有趣味性和观赏性,因此很受群众欢迎,是全民健身的一个好项目。“蹴球运动重技术、讲战术,对参与者的力量、身高等身体素质及年龄的要求并不高,比较适合在我们南方学校发展。”何国勇说。年,福鼎市民族中学引进蹴球。为了让它走出闽东,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引进之初,蹴球运动在整个福建都无经验可借鉴,也无专家指导,8个地掷球成了福鼎市民族中学蹴球队的全部家当。“没有场地,我们就自己动手平整沙地,遇到雨天就到处‘搬家’,连宿舍走廊都曾经是我们的训练场。”何国勇说,坚持一年后,学校从有限的教学经费里挤出资金,修建了一块三合土的蹴球训练基地。很快,校园里便刮起了蹴球风。目视前方、双手垂下、脚掌压球……新入学不久的初一新生兴致勃勃地开启了蹴球启蒙课。何国勇说,现在学生练的几个基本动作,引进之初集训时要练一两个月。当年,每个队员的小腿都酸得厉害,严重时还会抽筋,但大家都乐此不疲。如今,福鼎市民族中学已建有两块蹴球训练场地,七年级常设每周一节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蹴球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的招牌项目,在全国崭露头角。耐得住烦、守得住心“我读小学时就很喜欢蹴球,玩过几次。现在有机会接受专业教学,特别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校蹴球队的一员,把我们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发扬光大。”擦去额上的汗水,刚读初一的畲族少女兰宝怡雄心满怀。首批队员雷小媚,如今还多了一重助教的身份。从年为福鼎市民族中学夺得首块金牌至今,她已连续参加了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队里,她的任务主要是帮忙训练、发展尖子队员。但寻找好苗子,绝非易事。雷小媚介绍说,首先在蹴球课堂上进行首批海选,再成立课外兴趣小组进行二次筛选,经过2个多月的心理和技术观察,保留部分少数民族学员进行系统训练,其中的尖子才有机会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比赛。看似简单,实则十分考验心性和战术,这便是蹴球的学问。为加强队员的心理素质和实战能力,福鼎市民族中学一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多次举办蹴球比赛表演、心理讲座等,增强队员自信心,另一方组织队伍前往浙江、湖北等地开展友谊对抗赛,邀请闽浙赣边界兄弟学校共同举办三省蹴球交流赛,稳步提高队员的实战能力。为了提高击球准度,何国勇独创了杠上直线踢球法,即队员们在宽10厘米、高5厘米、长10米的直线上练球,准度有所偏差,球就会半道儿掉下来。他还首创场地偏差测量法,根据队员实推的效果,记录微小的偏差,以便平整修复场地。“在枯燥的训练中耐得住烦,在高压的比赛中守得住心。”年,在第11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李圣辉/钟金雪获得混合双打金牌,雷小媚和李圣辉/钟光能分别获得女单和男双银牌,李圣辉和雷小媚/钟金雪分别获得男单和女双铜牌。据介绍,自开展蹴球运动以来,福鼎市民族中学已培养出优秀少数民族运动员50多人,共获得全国蹴球赛18金21银14铜、省赛16金7银1铜的佳绩,被授予“全国蹴球训练示范基地”称号。_ueditor_page_break_tag_蹴球队在训练中。福建日报记者庄严通讯员王婷婷雷小芳蔡雪玲摄蹴球项目成为非遗训练场上,活跃着“娃娃兵”的身影;宣传栏里,张贴着蹴球文化海报;展示厅内,记录着蹴球队的众多荣誉。“蹴球的推广不单是为了培养有竞技特长的学生,更重要的是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全面传承和发扬。”福鼎市民族中学副校长兰文水说,为保证蹴球队训练全天候、常态化开展,各级领导经常到该校视察与指导,在政策、经费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保障队员们的生活起居,勉励队员们努力训练,将运动水平提升到更高层次。年,福鼎市民族中学蹴球项目被确定为福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年又被列为宁德市级非遗项目,下一步还将申报省级非遗。依据多年的教学和实战经验,何国勇整理编著了校本教材《蹴球》,探究小小蹴球的偌大乾坤,使之融入校园教学及文化体系。而随着福鼎校园蹴球的发展,福鼎市民族中学甚至开始招收蹴球特长生。“这几年我们不断探索蹴球人才有效衔接机制,在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比较集中的佳阳、硖门、前岐等乡镇的小学,发展蹴球等民族体育基地学校,为基地学校送技术、器材。”兰文水说,新学期意味着新的开始,学校将继续加大民族体育教练队伍建设,开设蹴球室内训练标准场地,为下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打基础、做准备,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xc/1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