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7月24日发布消息,经逐级推荐、省寻访活动组委会审核、专家评选委员会评选、省寻访活动组委会会议研究,王玮等10位教师为首届“最美教师”,王胜琴等20位教师为首届“最美教师”提名奖获得者。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是年月7月24日至7月28日。
快来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老师?人物事迹介绍来自首届“最美教师”寻访活动网络投票专栏。
福建省首届“最美教师”名单(10人,按姓氏笔画排序)■王玮福建医科大学
作为解剖学教授,王玮老师坚持教导学生要医者仁心、尊重生命。每年清明节,他都与学生一起参加“福州市遗体和器官捐献者追思悼念活动”,走访遗体无偿捐献者或家属,增强学生尊重生命的意识。由于常常在深夜和节假日接收遗体,考虑到不少教辅人员工作劳累、家又较远,身为系主任,他经常主动承接任务。有一年春节,别人万家灯火合家欢聚,他却独自在学校解剖大楼坚持工作。如今,学校临床医学七年制学生每6名就拥有一具遗体标本,达到全国最好标准。他努力探索“学习—验证—创新”的教学模式,连续举办了五届“解剖学实践大赛”。他参编教科书等44部,其中主编6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科研和教学论文75篇,承担科研教学项目3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3项。
■付心知泉州市盲聋哑学校
她是聋人,她是硕士研究生,她是福建省骨干教师、福建省教学名师,她更是聋生的良师益友。她身残志坚,十五年如一日,不懈探索聋教育教学规律,形成了高效独特的教学风格;她以培养残而有为的学生为己任,用无声的师爱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育残成才的华章;她以己为镜,极大地鼓舞、激励了残疾学生,成为生活的强者。她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泉州市先进班集体,学生76人次在全国、省市级比赛中荣获佳奖,更为高校输送了30多名聋人大学生。她爱生如子,虽囊中羞涩,却长期资助贫困学生。就这样,她成长为一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师者,甘当人梯,将智慧与汗水倾注在特教的热土上,用无声的师爱和实实在在的行动书写着教书育人的华章。
■刘志红厦门市湖里区华悦学校
刘志红校长19岁孤身来厦,无怨无悔把最美花样年华的12年献给民办教育,学校“外来娃”真实地感受到这位一样也是“外来妹”校长沉甸甸的大爱。学生家长为生计早出晚归,她“所有能代替家长教育的,都尽可能代劳”,乃至生活上的照顾感情上的呵护;她放弃假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每一个学生家庭,以行动教会家长“陪伴,是最好的爱”;她带着学生走出出租屋到厦大到博物馆,告诉他们生活不可能是永远的蜗居还有梦想和远方;她在学生罹患重病、家长都想放弃治疗的时候募集善款近30万元,用无疆大爱挽回孩子的生命。在这所学生全部为外来娃的民办学校里,刘志红用“爱”诠释“什么是最美教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
■杜成露三明市列东中学
杜成露老师14年来一直默默坚守在教育援藏的岗位上,不管白天、黑夜,只要藏班学生生病了,他总是毫医院就诊,夜间看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他让一位性格孤僻自卑、生活自理能力差、行为习惯不好、经常惹事的学生,成长为生劳部部长,初三毕业时还被评为“校优秀毕业生”;他用一年半时间,让一位刚来时没有任何英语基础、上课听不懂、经常打瞌睡、作业根本不会做的学生喜欢上英语,并在中考中取得了85分的好成绩。10多年来,每逢法定节假日和寒暑假,他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学校上课、开展活动或值班。每年除夕和春节,他总是带头值班,陪学生一起过节,连续6年没和家人团聚。这就是杜老师,一位默默践行着“爱与责任永远在教育援藏的路上”誓言的好老师。
■苏元省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
他扎根山区35年,为了让更多孩子实现走出大山的梦想,始终坚守山区教育第一线;从教35年来,他“顺手”做了大量实事、好事,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人生。特别是年7月14日那天,他奋不顾身跳向湖中,救起一个落水儿童……当人们竖起拇指点赞他的时候,他只是轻描淡写地说:“顺手而已!”他就是被称为“顺手哥”的永安市西洋中心小学教师苏元省。苏元省能做出舍身救人的壮举,完全是他崇高师德的长期积淀。苏老师用默默无闻的付出,诠释了当今熠熠闪光的师德。不论是在教学工作上还是寄宿生管理的岗位上,他用自己的敬业精神书写着别样的精彩。他犹如深山里的一支红烛,燃烧着自我、照亮了他人,他的“顺手”精神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林声进福鼎市流美中心小学深垅民族小学教学点
林声进老师集村级寄宿制小学的教师、校长、寄宿生管理员、保安员、炊事员于一身,可你万万猜不到他今年已经59岁了。他是80年代初的师范生,多才多艺,36年如一日坚守农村教学。家住山村的学生,放学须经过一条小溪,每逢下雨水位上涨,他都要亲自护送学生到家。中午,他看护学生午睡;晚上,他辅导学生功课;深夜,他遍查校内门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孩子发烧了,牙疼了,他亲自带进城治疗。双休日,他将无人托管的留守孩子随身带回家。他像慈祥的爷爷关爱儿孙般地照顾着每一位学生,对亲人却亏欠了很多:因为工作,亲人病逝未能到场;因为工作,女儿剖腹产子仅通个电话……如今临近退休,他依然担任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和四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爷爷老师”。
■林金娇柘荣县第二小学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十六岁的林金娇在父亲病逝后中断学业,步入代课教师的行列。经过单人校、完小校、中心校的一路历练,她走上了柘荣县第二小学副校长的岗位,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省优秀教师。由于自身的经历,她对留守儿童和家庭困难的孩子有着特殊的感情。她不想让自己的遗憾在他们身上重演,义无反顾地成为一名“爱心妈妈”,全身心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中。她在校内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和“心理辅导室”,为多位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她四处奔走,筹资90多万元,帮助解决60多位贫困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她成立福建省首个关爱留守儿童协会,设立留守儿童助困助学基金。她先后被评为省农村优秀教师、省优秀志愿者、省三八红旗手标兵等。
■赵冰洁华侨大学
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30多年,赵冰洁老师对学生饱含深情,对生命高度关怀,以精湛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咨询技术,引导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一次,她在办公室桌上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几行潦草的字——“我要走了,我不再留恋”“我是撞车,还是吃降血压的药品”。心急如焚的她翻阅了近3个月来份登记表,联系学生处和保卫处,经过40多个小时的努力后,终于挽救了这个学生的生命。她常常会在深夜接到学生的求助电话,所以不管多晚,她对电话铃声始终保持警觉——错过一个电话就意味着可能错失一个年轻的生命。任教华侨大学的16年间,她挽救了名学生。她带领的专业团队在年、年两度荣获“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单位”,她指导的华侨大学心理健康协会曾荣获全国十佳标兵社团等荣誉。
■赵祥枝厦门双十中学
赵祥枝,从教30年,始终坚持教学第一线。作为一名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作为一个享誉省内外,屡创佳绩的奥赛金牌教练,作为一个曾为北大清华输送近百名学子的优秀班主任,赵老师最为人称道的是功成名就且已知天命的他仍然保有对教育事业火一般的热情。
他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差异性并欣赏每个学生的天性,是学生心灵的导师;他秉持“活力数学”的教学主张,善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潜能,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全省领先的教育教学成果;参与指导的学生有两人获得国际金牌,直接指导的学生有20多人次获国家级奖,50多人次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获得福建省赛区一等奖。
■黄仙永莆田秀屿区毓英中学
黄老师年大学一毕业就跨海来到偏僻的秀屿区南日岛南日中学任教,开始了长达17年“摆渡人生”的旅程。他克服海岛诸多艰苦条件,选择与清贫与寂寞为伴,以校为家,爱生如子,传授知识,守望海岛教育的“春暖花开”,关爱资助“留守学生”、转变“问题”学生,改变了一批又一批海岛娃的人生,用朴实的行动诠释出为师者的“师爱无尘”。
黄老师不仅潜心于教书育人,在工作之余还积极加入志愿者公益组织,热心于无偿献血、善款众筹、义工帮困等善行。年、年,他先后两次为湖南一位少年白血病患者捐献出毫升造血干细胞、毫升淋巴细胞,成为福建省第例、莆田市第一位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教育工作者和福建省第4例“二次捐献”爱心志愿者。
年,黄老师听从组织召唤,走上了刚成立的秀屿区毓英中学的新工作岗位。在繁琐的办公室工作和繁忙的教学工作之外,黄老师继续他的“爱心奉献之旅”,热心帮助新教师专业成长,组建师生志愿者服务队,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已成为学校乃至全区的品牌活动之一。
福建省首届“最美教师”提名奖人员名单(20人,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胜琴福建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从教以来,王胜琴老师始终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从未因家事请过一天假。母亲遭遇车祸,住院三个月,不能动弹,她没请一天假、没拉下一节课,白天上课、批改作业,下班后照顾母亲。年底,体检发现身患甲状腺恶性肿瘤,为了不耽误期末总复习,期末考前一天才接受手术治疗。任段长期间,扎实抓好各项常规工作,联合班主任及配班教师时刻教育、指导学生;作为语文教师,把练“师能”当作不断提高师德修养的重要目标,积极参与学习、培训,创新教学形式,深入反思、改进教学,获得学生、家长及学校同仁的广泛好评。所指导的学生习作有50多人次在全国、全省各级比赛中获奖或在报刊中发表。她的多篇论文发表在CN刊物或收入各级各类论文汇编。
■邓小红龙岩市高级中学
化学,对大多刚接触它的学生而言,除了外星文般的分子结构就是渐长的公式,枯燥无味,兴趣缺乏,怎么办?她有办法!她把化学教学情景化、生活化,没有“接下来将是见证奇迹时刻”的噱头,却让学生们真切体验了化学的神奇,让他们从此爱上化学。
她是“兴趣是最好老师”的践行者,她是“不上无准备之课”的老园丁,她是“不让一位学生掉队”的博爱教师,她是“亲其师,信其道”的虔诚信徒。
从教30年,龙高任职13年,教学有方,育人无数。龙高化学中考成绩13年来年年名列市前茅、全区第一。她指导的学生在全国、省、市级初中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竞赛中屡有夺魁。
她就是连续2届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园丁奖获得者,龙岩高中初三化学老师邓小红。
■兰臻漳州市实验小学
兰臻,一个畲乡女孩,为了“凤凰于飞”的教育梦,29年坚守三尺讲台。她聪慧好学,19岁就获得全省习作教学一等奖,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赛课一等奖,成了学生家长心中“最抢手”的好老师。成长为学校副校长、党总支书记的她一直为了学生的最好发展而不懈努力,年学校成立党员支教团队创建了漳州市实验小学古雷分校,把漳州优质校办到古雷港边。
“我是畲乡的儿女,最放不下的是贫困乡村的孩子”。帮薄扶贫从我做起——她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积极争取乡村教师培养项目,针对乡村薄弱校无偿举办7期培训班,培养多名乡村教师;她带领名师团队深入海岛乡村送培送教20多批次,用心培养大批立足乡村的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她的精神激励广大城乡教师不忘初心,坚守岗位,用爱温暖满园春色、桃李芬芳,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巾帼建功标兵、特级教师,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安克忠福建省连江尚德中学
安克忠老师任教15年来,立志让农村留守孩子都有温馨的依靠。一名学生回家被电动车撞断右腿,他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连夜叫车、采取跪蹲姿态历时几个小时,医院治疗,彻夜守护。父母远在外省打工的学生晕倒了,医院跑,精心护理,寸步不离。留守学生厌学了,他寝食不安,多次谈心直至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农村学生基础差,没有自信,他耐心帮助分析原因,直至重燃自信……就是这一件件平凡的点滴,让他和孩子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一起。他经常接手班风较差的班级。他给学生每人写一封字左右的信,50多人共写5万多字。时至今天,他仍坚持给学生和家长们写信,所带班级获得四次市先进班集体,三次省先进班集体……他创设的班级自主管理模式、学生互助合作学习小组、学生自我评价体系等,成为同仁竞相效仿的范本。
■何伙珍福州建筑工程职业中专学校
她是福州中职教育的“传奇”,一次次带领学生夺得国家、省、市中职建筑专业大赛金奖,是省“三八”红旗手、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十大青年创业导师”。她坚毅如铁,跨专业参加工程测量自学,“半路出家”取得中职建筑教学资格,成为中职骨干教师,参与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的《工程测量》教材编写工作,11次夺得国家、省、市教育教学比赛一等奖。年,她受命出任国赛指导老师,与参赛学生起早贪黑、摸爬滚打,5个月没休一天假,6个月没回一趟家,平均每天跑步15公里以上,磨练了“以脚代尺”的硬功。最终,她和团队斩获国赛金牌。作为年段长、班主任,她开创“笔谈交流法”,引导学生定期上交日记,无论日记质量好坏、字数多寡,都做到每篇必回,以几倍的文字和心意,累计回复日记成百上千篇,所带班级先后获得省、市先进班级等荣誉。
■吴火燃南靖县金山中心马公小学
从教38年来,始终战斗在乡村教育一线,尽管肢体二级残疾有诸多不便,但依然践行着做一个既可教授学生知识,又可引导学生成长的“孩子王”的朴素愿望。长期担任班主任工作,每接手一个班级,都坚持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做到熟知学生的家庭境况及成长情况,让教育关怀深植学生的心田。当他在家访中得知,学生因父亲突然亡故,即将辍学时,他一面不断地做家长的工作,一面又将学生接到家里来悉心照料,解除家长和学生的后顾之忧,直到学生顺利毕业。很多学生即使毕业了二三十年,依然会到家中探望这位让他们深深眷恋的“孩子王”。工作之余,他还踏遍金山镇的山山水水,致力于挖掘本土文化和自然资源,撰写文章余篇,精选36篇集结成乡土教材《鹅髻寻踪》,为学生亲密接触家乡自然与文化资源提供接地气的载体,深受师生欢迎、乡党赞誉。
■吴永康福建省上杭职业中专学校
吴永康老师从教30年、担任班主任工作19年,从事过30多门专业课教学。他教书育人,爱生如子,善于创造性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精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文明风采”和技能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所教学生温桂兰在高职招考中取得全省第一名,邱丽娜等多人被厦门大学录取;撰写的20多篇论文在CN级刊物发表,出版了三门中职专业教材;承担了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所教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百分之百;为企业培训技术工人多人次;为各行各业义务维修各种电器上万件。吴老师被评为福建省“优秀青年教师”、龙岩市第一批“千名名师”、“龙岩市劳动模范”。
■杨海燕晋江市毓英中学
杨海燕,扎根农村17年,年她首次承担援宁支教任务,年在支教地的极力挽留下,她难舍支教事业,再度援宁。两年的支教年华是她人生中充实而宝贵的经历,但其中的艰辛、付出也不言而喻,水土不服、思乡难耐自是不用说,丈夫也为她停下福州的工作返乡照顾年幼的孩子,所幸付出总有回报:她创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ly/6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