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茶品类丰富,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都属于传统六大基本茶类的白茶,利用传统白茶制作的紧压茶为再加工白茶,各个品种品质不同,是我们认识白茶的基础:
1、白毫银针
白毫银针是白茶的代表品种色、香、味、形俱佳,采用肥壮单芽制作而成以头轮采摘茶芽制作品质最佳,制作一斤白毫银针大概需要个左右的茶芽,所以白毫银针产量有限,极其珍贵.白毫银针茶如其名,芽头肥壮,身骨重实,满披白毫,如银似雪,素有“茶中美女”之美称.沏泡后茶叶根根直立,如群笋出土,如刀枪林立,杯光水色、浑然一体,滋味淡雅醇香,毫香幽显,具有极高的观赏、品饮价值白毫银针旧时也被称作银针白毫,主要产于福鼎、政和两地.产于福鼎的银针称“北路银针”;产于政和的银针称“南路银针”
2、白牡丹
白牡丹采用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制作,因两叶抱一芽,绿叶夹银白色芽心,宛如牡丹蓓蕾初放,故得白牡丹之美名.白壮丹较白毫银针的内含物质更为丰富,咖啡因和氨基酸含量很高,成茶毫香明显,汤色杏黄明亮,滋味入口甜爽,回甘明显耐泡度高,是白茶中性价比较高的品类.适制白牡丹的品种较为丰富,用大白品种制作的白牡丹芽头肥壮,毫香明显:用菜茶制作的白牡丹芽头较瘦弱,但口感甜爽回甘;用水仙制作的白牡丹花香显著,口感醇厚,也极具特色。白牡丹具有清凉降暑、解毒清热的功效
3、贡眉
贡眉特指采用一芽二三叶嫩梢制成的白茶.贡眉茶有明显毫心,叶张稍肥嫩,芽叶连枝,叶张微卷,颜色灰绿或墨绿,内质丰富,入口甜爽,汤色浅黄明亮,耐泡度好,经长期存放香气丰富,口感顺滑,甜夾醇厚,宜泡宜煮,常常有枣香、桂花香等迷人香气。特级贡眉与二级、三级白壮丹的原料较为接近,在分类上常出现混淆
4、寿眉
寿眉一般选用一芽三叶、一芽四叶,甚至不带茶芽的粗老叶制成,它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类,口感与银针和白牡丹有较大区别,市场上流通的寿眉原料差距很大,含芽的寿眉经常与贡眉造成认知上的混淆.由于市场推广的需要,要尽量简化分类,贡眉被提到得越来越少,实际上出现了广义的寿眉和狭义的寿眉之分,广义的寿眉包含贡眉,贡眉不再做单独分类,狭义的寿眉则仅指以不含芽的粗老叶片及嫩梗为原料制作的白茶.年5月1日颁布实施的GB/T-《白茶》对贡眉和寿眉有明确的区分,但与市场销售的实际状况相去甚远.寿眉原料含有较多的纤维和半纤维物质,制成当年的寿眉口感粗淡,表现不佳,经过长期存放的老寿眉口感醇厚回甘,枣香明显,宜泡宜煮,由于原料粗老和长期存放,富含黄酮和复合多糖,有明显的抗氧化功效,降血糖和降血脂的功效也非常显著
5、新工艺白茶
新工艺白茶主要是在传统白茶的基础上加了轻微揉捻的环节,经过轻微揉捻,叶片细胞壁受到破坏,使得茶多酚与多酚氧化酶大量结合,发生酶促氧化反应,茶多酚的氧化更加迅速而深刻,使品质与传统白茶有很大的区别,因此被称为新工艺白茶.新工艺白茶是为满足中国香港、澳门地区的消费需要于年由福鼎白琳茶厂研发而成的创制人王亦森回忆,当时他在福鼎白琳茶厂任技术员,早在年开始研制新工艺白茶,直至年正式问世.
新工艺白茶由于口感良好,受到中国香港、澳门地区人们的欢迎,产量逐年递增至年每年合计生产,创造了白茶出口史上的辉煌。新工艺白茶的成茶外形叶张略有皱褶,呈半卷条形,色泽暗绿带褐,香清味浓,汤色橙红,叶底开展,色泽青灰带黄,筋脉带红.庄任在《中国茶经》中这样描述新工艺白茶茶汤味似绿茶无鲜感,似红茶而无酵感,浓醇清甘是其特色.”同时,庄任把它编入白茶类,写入高校茶学专业教材中当年制成的新工艺白茶即有良好的口感,无须存放
6、荒野茶
荒野差是随着白茶的兴起而逐渐兴起的一个概念,与“野生茶”不同,荒野茶是指人工种植后没有管理,或种植过程中断管理,任其自然生长,不添加化肥和农药,类似于有机种植方式生产的茶树。由于没有肥料的添加,荒野茶一般生长较慢,有的高山荒野茶一年只有春季发一次芽,其余季节不发芽,鲜叶中累积了丰富的物质,只是产量太少,发芽的时间也参差不齐,给采摘和制作带来一定难度。
陆羽在《茶经》中讲“野者上,园者次”,从茶叶的综合品质来看,荒野茶成茶的口感确实优越于田园茶,荒野茶的成茶色泽嫩绿偏黄,香气馥郁,口感如泉水般甜爽甘洌,回甘持久明显,汤感明显,顺滑醇厚,且持久耐泡,体感明显,叶底嫩黄透明,新茶的口感就给人全方位的享受,存放后口感更佳,是宜饮宜藏的珍品。近几年,随着荒野茶价格的持续上升,荒野茶的概念也变得越来越笕泛,三年荒野茶、五年荒野茶、十几年荒野茶、十几年荒野茶,虽都是荒野茶,但品质差异巨大,可以肯定的是只要是荒野茶,品质都较田园茶优越,只是优越的程度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荒野茶的茶青品质虽然好,但生产工艺也同样重要,若生产工艺不精湛,成茶口感、香气不好的荒野茶仍然没有饮用和存放的价值。
白茶紧压茶
散白茶经过压制工艺被制作成茶饼、茶砖、茶球等各种形状,就形成了白荼的再加工茶—白茶紧压茶.白茶紧压茶出现的时间较短,主要是仿效普洱茶的压制工艺,为了减轻白茶巨大的库存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再加工茶类.白茶由于没有揉捻工艺,细胞较为完整,没有茶汁附着在茶叶表面,黏性不强,所以压制工艺较普洱紧压茶的工艺有所区别.白茶紧压茶在年前后开始大量出现,压制初期技术不够成熟,出现诸如干度不够、蒸汽熏蒸过度、压制压力过大、于燥温度过高等问题,随着压制工艺的成熟,白茶紧压茶对散茶内在品质的改变越来越小
敬请期待第三集——白茶的产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gr/12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