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福鼎市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专题研讨会在点头中心小学举行。全市27所小学(含九年一贯制学校)近90名教师包括教研员,齐聚点头中心小学,共同研究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评一致性的课堂教学。
课前研究
本次活动为了让教研活动更有实效,强调课前研究。
教研室要求参会教师提前完成两项学习任务:一是进行“教学评一致性”的相关理论学习;二是进行三节研讨课的教材研究,强调有备而来。课前30分钟,黄金星主任做《目标导向下的“教学评一致性”》专题讲座,进一步提高老师们对新理念的认识。之后,全体与会老师做《“教学评一致性”课堂观察量表》的研究,为观课议课提质保效。
课例观察
实验小学陈爱金老师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中国美食》。
秦屿中心小学黄芝斌老师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贝”的故事》。
点头中心小学陈丽琴执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只小虫子》。
老师们认真进行观课记录。
课例分析
与会教师根据课堂观察量表“目标制定”“达标活动”“验标活动”“达标情况”的四个维度,先进行个人思考。接着在小组内充分交流、提炼汇总,然后由小组发言人上台汇报分享,在分享中进一步明晰“教学评一致性”的理念内涵和实践操作。
最后由三位福鼎市小学语文学科中心组成员分别就三节课为大家做精彩点评。整场活动老师们全情投入,场面气氛热烈。
实验小学教研室张颖副主任评陈爱金老师执教的《中国美食》。她认为这节《中国美食》,紧扣“教学评一致”的教研理念,整节课由知识而方法,由方法而技能,由技能而达成学习目标,这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必须跨越的目标阶梯。也是教学评一致性的体现!
秦屿中心小学教导处李巧燕主任评黄芝斌老师执教的《“贝”的故事》。她认为黄老师把本课重点目标定为“学习‘贝’相关的形声字,进一步了解形旁表意的特点”,非常精准,依据目标设计与之匹配的学习任务,并将这些学习任务贯穿到各板块的教学中使整堂课的目标始终在场。
龙山小学教导处陈威副主任评陈丽琴老师执教的《我是一只小虫子》。他认为陈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能充分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zz/8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