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造一个幸福的自己
——读王彬彬《危险的13岁》有感
作者:朱红梅,儿童文学作家,河南省语文教育学会研究员,河南省十佳语文教师,与人合著散文集《岁月深处》,发表教育随笔若许,涂鸦童话百篇。
去创造一个幸福的自己
有些书,你不敢读。不敢读,不是因为书不够好;相反,恰恰是因为书太好。
这样的书,像极了CT,像极了核磁共振,它能一下子扫描出我们生病的部位,让我们看见生病的自己。看见自己的病,是一种极为尴尬的疼痛,以至于,我们缺少面对它,直视它的勇气。
然而,病却也总是看见我们的弱点。如果我们假装看不见它,它就会以疯狂的嘲笑将我们的人格撕裂,拿走我们的魅力,让我们的人生走向荒芜、凄凉。
王彬彬老师写的《危险的13岁》这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书,让我不敢读,又深深地清醒。
于是,我想说:有一种阅读叫成长,或者说,倒逼你成长。
这样的觉悟,始于读王彬彬的《危险的13岁》。王彬彬的《危险的13岁》,带给我真切的疼痛体验,带给我深入骨髓的觉醒。
王彬彬老师的《危险的13岁》是一本针对十三岁孩子的生命访谈录。穿过王彬彬老师和一个个十三岁孩子的生命对话,我看见了孩子们心灵上的伤疤。
顺着那些伤疤,往回走,我遇见的是我们成年人,我们是这些伤疤的创始人。这种觉知,让我极为尴尬,颇为疼痛。这深深的带着尴尬的疼痛,让我没有勇气动笔去写我的感触,我的觉醒。没有勇气去推广这样的一本书。
然而,它会,会牵引我回到生命的最初,指引我去看,看见那眸子里闪着星光的童瞳。
那满怀期待,溢满神圣的童眸让我愧疚,也鼓励我去超越卑小的自己,更给我勇气,去寻找自己丟失的人格魅力。
读王彬彬的《危险的13岁》,我一边摇头叹息——生命本不该如此,一边去思索生命,思索该怎样保持它的鲜丽与美好。
王彬彬的《危险的13岁》这本书,封面的灰与黄的浅浅对接,有着怎样的期待呢?我常常抚摸着书的封面去想。
从灰暗到辉煌。
是的,每一个生命都潜藏着一个金阳,它是辉煌神圣美丽有力的。当你凝望,凝望生命的最初,你能看见。
可是,走着走着,到了十三岁的时候,有的生命,就只有月光了。那浅浅的光,在与夜色的争斗里,疲惫灰暗,几欲消散。
灰暗不是生命的本色,重回辉煌,守护心底辉煌的力量。这是读王彬彬《危险的13岁》之后,我的自我觉知。
是的,生命需要从灰暗重回辉煌!
怎么回去呢?张文质老师说:父母改变,孩子改变。我们成年人要怎样改变呢?怎样改变才是对孩子对自己负责呢?
顺着彬彬老师的引领,我开始有成长的自觉。我试着对照彬彬老师的指导去核对,开始有创造美好家长的自我期待。
这份自我期待,让我遇见《幸福心理学》课程,让我开启了基于“创造一个幸福的自己”的学习成长之旅。
从自我成长的角度,我意识到:幸福的力量不在别处,在自己这里。不要想着改变别人,想要改变别人就等于交出了自己的快乐钥匙。我们要,要去确认自己深藏心中的对自我的美好期待,去成全这期待。
从陪伴孩子的角度,我意识到:每个孩子都渴望被支持,而不是改造。
从原生家庭的角度,我意识到:感恩其给予你的正能量,背叛其赋予的负能量。让你的人格,既吸收原生家庭泥土里的营养,又破土而出,和原生家庭里腐败的气息决裂,拔土而出,伸展枝叶,开出自己的花。
一次一次重读王彬彬《危险的13岁》,一次一次重历疼痛,一次次重新清醒,在疼痛与清醒的交叠里,我开始有了去遇见我们期待的自己,去创造那个值得自恋的自己的觉醒。
一起阅读《危险的13岁》。
一起在疼痛中勇敢,觉醒。
一起去创造那个美好的自己。
来吧,你和我,还有我们,一起。
然后,我们扬眉吐气地说:我自恋,因为我美好!
美好,而后自恋。这样的自我,值得塑造,也值得传承。
02
揭秘青春期孩子的心灵“密码”
针对青春期孩子面临的一系列困境,王彬彬老师出版了《危险的13岁》一书,彬彬老师走访了上千个家庭,查阅了上百本专业书籍,凝结了18年来的教师工作经历,用9个典型案例,为家长、老师解读青春期孩子的心理特点。
这本书在创作的过程中得到了我国著名学者、家庭教育专家、生命化教育发起人张文质老师和刘艳春主编的大力指导和帮助。
《危险的13岁》是一部青春期孩子教育问题的案例分享书,王彬彬老师结合自己十几年一线青春期教育的亲身经历,从心理学、法律、亲子关系、生命成长的独特视角,对十个触动人心的真实案例进行了多角度的解读。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内容睿智而深刻,灵动而充满思考,以期为青春期孩子、孩子家长、教师以及其他读者带来一定的帮助。同时,基于一线真实的案例分析,作者把真相和真理紧密相连,见解独到而多元,这是本书的独特之处。
在访谈的基础之上,每个案例以彬彬观察分析、给父母的忠告、心理建设意见三个板块进行分析,既分析个中原委,又总结共同性,让读者可以从这些案例中受到启发,举一反三,进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
例如,书中第六个案例“没有理由的暴力”,讲述一起寻衅滋事案。
(部分截图)
访谈过后,彬彬老师进行了观察分析。
(部分截图)
经过观察分析,彬彬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心理建设意见。
(部分截图)
同时,也给父母提出了一些忠告。
(部分截图)
03
他们这样说
《危险的13岁》一经上市,就受到了福鼎市政府的高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zz/1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