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故事
我们的共同记忆
清乾隆四年(年)福鼎置县,县城所在地桐山“平坡宽旷,旧多产桐”,故名之。建县之前后,桐山经历了从桐山堡到桐山营再到桐山城的变迁。明嘉靖三十八年(年),乡人筑石堡以备抗倭,《福宁府志》记载为“高家一姓所筑”,嘉靖四十三年(年)工程完毕之后,从现管阳沈青移巡检司至桐山,是为桐山堡。清康熙八年(年),福宁总兵吴万福奉调八府之兵守卫,是为桐山营。置县后首任知县傅维祖率民兵补葺建城,则成桐山城。桐山古城“群峰拱秀、二水环之”,城高一丈五尺(5米),周长四百八十三丈六尺(1.61公里),城设四门,北门“承恩门”,南门“迎薰门”,西门“庆成门”,因东向风水不利,开小南门“和旸门”(现新时代商厦位置)。
地图中北门内的城隍庙为现文化馆,南门外的朱子祠、医院,较场为原茶厂,西门外的溪西桥亭刚刚重建在溪西小吃美食街的南侧,东边城墙内的桐山书院为现实验小学。这样一对照,对福鼎古城的四门和格局基本上清楚,大致就是北起现北市场,南至现福祥大厦,相当于现十字社区全部加上桐南社区部分。
讲真
我大福鼎已经在光速发展了
但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对于这座我们共同热爱的城市来说
“建赖马”绝不是贬义词
它是一种气质
围观生活
对事物充满好奇的一群人
连萌组织
-End-
出品:建赖马
来源:太姥山●逍遥林编辑:马团长
图文内容综合自网络
建赖马整理发布,欢迎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zz/1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