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福鼎市 >> 福鼎市小吃 >> 正文 >> 正文

3年5年10年,老白茶的门槛是多少年

来源:福鼎市 时间:2025/3/28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一位茶友来聊天。

很新很新的那种。

为什么这么说?

除了直觉之外,还因为他一上来就问道:

“老白茶,是不是就是放了很久的白茶?那多久才算老,10年够不够?”

一秒化身好奇宝宝,连着提了好几个有关老白茶的话题。

所以,大致可以判定,对方是正在了解,或者是打算买老白茶。

我赶紧解释说,存放3年以上的白茶,就是老白茶了,不用10年那么久。

果不其然,刚一说完,茶友就要求我们推荐年份最高的茶。

许多新人一贯的作风是,喜欢挑战高峰,从最老的老白茶开始喝起。

但与此同时,也很容易被坑。

要想不踩坑里,只能学会评判一款老白茶的好坏、收藏价值。

学成之后,必定能妥妥成为白茶界的赢家。

《2》

在日常生活中,从众心理是普遍存在的。

大众所带来的群体认知意识,似乎给人圈定了一个心理安全区域,且无形中生成了一个个抱团取暖的小团体。

反之,拥有特立独行思维的人,则似乎意味着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成为异类。

就像十几年前,大多数人还是以新茶为贵。

如果听到某某人在喝三五年前的茶,大抵会怀疑他是不是经济困难,没钱买茶。

否则,市面上有那么多新茶不买,喝之前剩的老茶干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渐渐对茶叶发生了改观。

也渐渐知道,有几类特殊的茶,是可以长期保存的。

当下最为火热的,当属白茶了。

能在茶圈内成为现象级的茶叶,乏善可陈,而老白茶脱颖而出。

福鼎民间还一直流传着,白茶“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的说法。

诚然,品质好的白茶,再经过多年的良好转化,确实很珍贵。

但如今,却被有心人营销成了“只有老的白茶才好喝”。

正因为如此,才涌入了一大堆只喝老白茶的新人。

他们个个都很懵懂善良,怀揣着对老茶的憧憬,成为了不良商家眼中的韭菜。

除了叹息,还是叹息。

喝茶,最怕的就是盲目。

茶圈里,有人盲目追名气,有人盲目追高价,有人盲目追年份……

这些不理智的想法,最终把自己送到陷阱里,被割了一茬又一茬。

《3》

老白茶的标准,是时间。

就像人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中途若是没有出现什么特殊情况,基本上就是按照这样的轨迹发展。

而老白茶,也是年份到了,就可以成为老白茶。

根据行业内的默认说法,跨过了三年的时间门槛,就可以称作是老白茶了。

但并不是每一款放满三年,或是五年、七年,甚至更久的白茶,都是好茶。

好白茶的标准,是品质。

所谓品质,和产区、工艺、储存等这些原因,息息相关,只有它们加在一起,才能共同塑造出老白茶的香气和滋味。

徒有年份,却没沉淀下优秀的品质,这款老白茶只不过是虚增年龄。

我们身处的时代,只拿年龄说事,无论是谁都显得low。

因为它只是一个数字,无法代表一个人的经历、智慧、自律、财商、生活方式。

同理,年份无法代表茶叶的品质。

老白茶未必是好茶,反过来说,好茶也未必一定要年份高。

比如,一款原本就内质不多,香气滋味表现平庸,喝起来无功无过的白茶,存放多年以后,质量也不会得到太大的提升。

只是从普通的新白茶,变成了普通的老白茶,仅此而已。

因为任何事物的变化,都要遵循能量守恒定律,所以内质匮乏的白茶,存一存也不会好喝。

因此,目前市面上的老白茶有,但好的不多。

至于能不能遇上,得看缘分,还得看自己的识茶能力。

实在想要尝试老白茶,但经验有限,建议从最基础的三年开始买起。

另外,更保险的办法,是自己存茶。

挑选一款或几款品质出众的新白茶,买回家,存起来,眼看着它们一天天成长,成就感满满。

《4》

买老白茶有没有什么捷径?

首先,可以从价格上筛选。

经济学里说,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会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直白点说,就是好货不便宜,便宜没好货。

那些价格低廉的,几十元一饼,或是一两百元一饼的老白茶,就算年份没问题,质量也必然不尽如人意。

要知道,如此“便宜”,就连稍微好一点的新茶都买不到,更何况是老茶。

同等品质下,老白茶普遍比新白茶更贵。

原因在于,白茶的储存需要成本,并非随便堆放在仓库里不管不顾就能实现的。

包括仓库的租金,派人管理的人工费,天不停歇运转的抽湿机、空调所生成的电费,还有维修费,诸如此类。

这些隐形费用,都最终成为了老白茶的附加成本。

故而我们会发现,白茶每一年都要经历涨价。

但如此高昂的费用,不是人人都愿意承担的,若非真心爱自己的茶,想必他宁愿租个便宜的大厂房,只管空间够大就好了。

万一将来存坏了,价格压低一些,照样能卖得出去。

反正,不亏本就好了。

还有一些“老白茶”,压根就不是自然陈化来的,而是由做旧茶冒充的。

只要把白茶的茶青,进行渥堆、加重发酵、过度发酵,再辅以其它工序,让原本绿色的茶青变成红色、褐色,做完之后,就可以上市售卖了。

茶青成本低廉,加工成本低廉,还不需要耐心储存,便可以卖得很便宜。

更令人觉得可怕的是,即便是一块9.9元包邮的做旧老白茶,依然有利润。

这样的茶若是喝进肚子里,不闹肚子才奇怪。

其次,可以从年份上筛选。

市面上,有些老白茶的年份高到离谱,动辄就是10年陈、20年陈,还有人在卖上个世纪的老白茶。

但这些故事,听听就好,可别当真。

暂且不说茶叶是消耗品,能足足十年陈以上的白茶,存世量少之又少。

在十几二十年前,白茶才刚刚复兴,压根就没有老白茶的概念。

茶农们也只想着赶紧把新茶卖出去,将成本收回来,才能养家糊口。

更别说上个世纪,吃不饱穿不暖的年代,普通人会放弃温饱去存茶吗?

简直太魔幻了。

不仅如此,这些年份高的“老白茶”,价格却很亲民,甚至卖得比当年的新白茶还便宜。

愿意买的人,便成了名副其实的大韭菜。

《5》

现在看来,“十年陈老白茶”已经成为了一个梗。

无论谁家有卖,都得接受大众的质疑。

当然,其中有99%都遭不住专业且严格的目光。

不可否认,有些专业的收藏家,手里存着一些10年前的老白茶。

但价值如此之高,若非有什么经济上的困难,不可能会在市面上流通。

即便出现了,售价也通常在五位数以上。

这里面不仅凝结了岁月的沉淀,还有存茶者的心血,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

所以,作为普通茶客,没必要过分追求白茶的年份。

有这个心思,不如去挑选真正品质好的茶。

着眼于产区、工艺、储存,买到一款真正适合自己的,适合收藏的白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xc/141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