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婉玉,福建福鼎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福建省工笔画学会理事、宁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闽东画院特聘画师、东南工笔画学会副院长、艺品万家签约艺术家。现任太姥画院常务副院长、副研究馆员。宁德市政协委员、福鼎市管优秀人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结业于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及清华大学李翔当代中国画高研班。
马婉玉马婉玉曾在文化部现代工笔画院及中国工笔画学会创作班学习,这为她日后的创作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此外,她长期致力于唐宋、元绘画的研究,认识到工笔画只有根植于传统,才能有现代,才能谈创新,才能有民族性和时代性。通过艺术创造,脱开陈陈相因的旧格局,方能形成自已的形式面貌,呈示出时代气息。
中国画当代性的视觉语言离不开对传统滋养的汲取和对外来艺术的融汇。马婉玉的工笔画大胆冲破旧文人画的束缚而建立起新的审美观念和绘画图式。马婉玉从博大深邃的中国传统哲学得到启迪,在探索和创新中获得新的艺术生命。她的作品在传统与现代的融变中攀登上一个新的艺术高度。
《山水》山水画是中国艺术的代表。笔墨、色彩与布局是构成中国画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客厅还是书房,放上一幅诗情画意的中国画,客厅和书房会顿添书香气息,整个室内的空间都变得高雅起来。这幅马婉玉老师的国画山水作品,以浓淡相宜的墨彩渲染,远山隐隐,溪流潺潺,草木成林,宛若仙境,远山与近景之间,有淡淡雾气升腾,一叶渔舟,几间民居,虚实相见,动静相宜。这样的山水作品挂在客厅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闲时畅游自然,亲近山水,远离世俗烦忧。
《曲水流觞》曲水流觞,是中国古代民间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农历三月在弯曲的水流旁设酒杯,流到谁面前,谁就取下来喝,可以除去不吉利。后来发展成为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这幅马婉玉老师的山水作品,展现的就是这样的景致,画面里山峰被云雾笼罩,近景几棵树木的刻画尤其精细,凉亭中有人对饮,小桥上的古人骑着马匹,似乎走在访友路途里,点景人物虽小,却是生动传神,展现出了画家的主观情思和理想寄托。整幅作品高古优雅,透露出传统国画里历久弥新的古朴自然的气韵,值得拥有。
《江花迷舟客》传统绘画在表达审美观时常常会寄情于山水,因而中国山水画最重意境。中国的绘画充满诗情画意,是意境的创造和画家自我心境的反映。画家马婉玉这幅国画山水作品《江花迷舟客》,以圆形扇面布置绘画空间,采用虚实相映的构图方法,远景淡墨虚写,充满气韵。画面上远山深邃,云雾缭绕,深邃悠远;近景处桃红柳绿,屋舍古朴,流水清澈,舟客逍遥。作品构图严谨,别具一格,整体画面充满层次感,景致相互映衬,别有意境。
《不知深树里,还住几人家》画家马婉玉另一幅题款为《不知深树里,还住几人家》的国画山水作品,线索出自明代刘球的《山居》:“水抱孤村远,山通一径斜。不知深树里,还住几人家。”画面中远景群山绵延高耸,云雾缭绕,深邃莫测;近景处树木毓秀,古朴的屋宅错落其间,构成了一个清雅的山水世界。作品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灵动与美妙,使人在欣赏画作过程中,感受到山川的秀美与神秘,不知不觉置身于山水之间,与自然融为一体。
《雨霁》马婉玉老师这幅《雨霁》,以古朴淡雅的笔墨,描绘了山高水长的山居画面。画面上山石高耸,薄雾如纱,水流匆匆;山脚下苍松奇树,造型奇美,葱郁苍劲,傲然挺立,几间古朴屋舍隐约可见,窗内有人影显现。画家在创作中,注重构图,遵循一种基于传统上的审美规律,突出了主题,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美学意识结合起来,把山水的境界描绘得尽善至美。作品构图严谨,笔法挺劲,笔墨生动,可游可居,颇具层次感。
用心品读马婉玉系列工笔画作品,深深地为其作品中洋溢着的生命激情所感染。她的画作是灌注了大地情歌的心灵史图,阐释着真正的诗意般的生命激情,是对和谐生态与自然风采的精准诠释,她以女画家的敏锐和细密的心象构画出自然之大美,同时,体现出画家超拔的情感力、文化力和创作力,其作品能给读者以强烈的艺术震撼。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xc/1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