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
bǎnlángēn
植物形态:
为二年生草本。主根深长,直径1-2.5cm。茎直立,高40-cm,上部分分枝,光滑无毛。叶互生,基生叶具柄,叶片长圆状椭圆形,全缘或波状,有时不规则齿裂;茎生叶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先端钝或尖,基部垂耳圆形,半抱茎,全缘。复总状花序,花黄色;花萼4,花瓣4。长角果长圆形,扁平,边缘翅状,紫色。花期4-5月,果期6月。(十字花科)
产地:
生于山地林缘较潮湿的地方。河北、江苏、河南、安徽、陕西、甘肃、黑龙江等地均有栽培。
采收加工:
霜降后采挖,除去茎、叶、泥土,晒干。
性味归经:
板蓝根味苦,性寒。归心、胃经。
功能主治:
本品苦寒,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要用于温热病发热,头痛,喉痛,如板蓝根冲剂,亦可用治发斑疹,还可用治痄腮,如普济消毒饮,若为痈肿疮毒等热炽毒盛之证,亦可使用。有与痄腮患者接触史的儿童,可取板蓝根15g煎水服,每日1次,连服3~5天,以防传染。
在临床上常用板蓝根单味或与贯众、金银花、野菊花等合用,用于治疗某些传染病及热性病。近年来研究证实,板蓝根内含有多种抗病毒物质,对感冒病毒、腮腺炎病毒、肝炎病毒及流脑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
使用方法:
内服:10-15g。煎汤或入丸散
中成药:
1、喉症丸:
:板蓝根、人工牛黄、冰片、猪胆汁、玄明粉、青黛、雄黄、硼砂、蟾酥(酒制)、百草露。
:本品为黑色的小丸,除去外衣后显棕黄色;气微、味先苦后麻。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咽炎、喉炎、扁桃腺炎及一般疮疖。
:每粒重1g
:含化,三岁至十岁一次3~5粒,成人每次5~10粒,一日2次。外用疮疖初起,红肿热痛未破者,将丸用凉开水化开涂于红肿处,日涂数次。
:孕妇忌服,疮已溃破者不可外敷。
2、羚羊清肺丸:
:浙贝母、桑白皮(蜜炙)、前胡、麦冬、天冬、天花粉、地黄、玄参、石斛、桔梗、枇杷叶(蜜炙)、苦杏仁(炒)、金果榄、金银花、大青叶、栀子、黄芩、板蓝根、牡丹皮、薄荷、甘草、熟大黄、陈皮、羚羊角粉。
:如正在服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清肺利咽,清瘟止咳。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3、板蓝根冲剂:
:板蓝根。辅料为蔗糖、糊精。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
:开水冲服。一次5~10克,一日3~4次。
:药品阴凉贮存区(20℃以下)
:
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脾虚便溏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扁桃体有化脓或发热体温超过38.5℃医院就诊。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板蓝根的食用方法:
1.板蓝根煮汤
在板蓝根苗长到15-20cm的时候,可以将板蓝根连叶带根
洗净,像煮白菜一样放点油、盐、味精就可以了,稍有苦味
2.素炒板蓝根
先放点油,放点辣椒,大蒜,葱,再把切好的板蓝根放入炒就可以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xc/10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