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一一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10月17日是第七个国家扶贫日,在当天举行的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四处、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湖北省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专班等三家纪检监察单位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据介绍,今年的全国脱贫攻坚奖设奋进奖、贡献奖、奉献奖、创新奖、组织创新奖5个奖项。其中,组织创新奖从贫困地区和帮扶单位中产生。
今天,《中国纪检监察报》以《滴水穿石战贫困》为题,专题报道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抓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精准监督执纪问责,护航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典型事迹。
滴水穿石战贫困
“中国扶贫第一村”福鼎市赤溪村,发扬“滴水穿石”精神,成为全国闻名的小康示范村;无公路、无照明、无财政收入的寿宁县下党乡,“弱鸟先飞”变成生态红色旅游小镇……福建地处东南沿海,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如今的八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活跃着福建纪检监察干部的身影,他们全力保障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坚持与付出,赢得了干部群众的口碑心碑,获得了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支部在福州马尾潮江楼廉政教育基地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近年来,福建省纪委监委总结监督工作实践,探索建立“1+X”监督机制。“1”即纪委专责监督责任;“X”即职能部门要完成扶贫任务,担起主体责任,也要根据职责定位,履行监管责任。既破解了基层纪检监察机关“单兵作战”力量不足的难题,也发挥了职能部门专业化、近距离监管的优势。
“在调研时曾发现某市人社局未履行‘1+X’监督机制工作职责,这提醒我们,机制建起来,更要用到位。”该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在深化拓展、规范完善的基础上,推动省委出台《关于建立健全“1+X”监督机制的意见》,把监督责任和监管责任统一和联动起来,实现从“要我做”到“我要做”、“一家做”到“大家做”的转变,全方位推动“五级书记抓扶贫”。
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入户访查扶贫政策落实情况。
各级纪委监委责任明确,省纪委监委抓总负责、市纪委监委统揽推进、县纪委监委强化中坚作用、乡镇纪委突出尖兵作用。通过建立清单化管理机制,对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一案双查四问责”,年以来对名领导干部进行严肃问责,以问责倒逼责任落实。
在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初期,不少群众反映一些地方扶贫资金发放不公开不透明,虚报冒领、优亲厚友、贪污侵占等问题时有发生。
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同志研究扶贫领域监督检查工作。
“不仅群众反映强烈,我们在监督中也察觉一些情况,比如扶贫领域资金量大、数据多,传统方式监督费时费力。”该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徐奕真告诉记者。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通过运用“科技+制度”模式,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牵头建立在线监管平台,强化对扶贫资金“流向、流量、流速”的电子监察和预警,实现智能化、精准化监督,让每一分钱都真正惠及困难群体。
福建省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贯通省市县乡四级,打破职能部门各自独立的“数据孤岛”,实现37项亿元扶贫惠民资金的全流程监管,覆盖贫困对象69.6万人、惠民资金直接受益对象万人。
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同志在基层开展脱贫攻坚专项监督。
线上平台监管,线下专项督查。年以来,推动职能部门对易地扶贫搬迁资金等6项扶贫资金开展直插到底的督查,发现个违规违纪问题,已逐一查处整改到位。
目前,福建省全省现行标准下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摘帽,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部退出。
脱贫不返贫才是真脱贫。福建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省监委主任李仰哲多次明确,要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四不摘”情况的监督检查。
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实地走访产业扶贫项目。
“为巩固提升来之不易的脱贫成果,我们逐级建立省市县三级纪委监委领导挂钩监督工作机制,盯重点问题‘三查三清’,聚焦脱贫攻坚加强监督。”该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负责人说道。
针对疫情影响,全省纪检监察干部开展“两必访一随机”入户访查,既“督”又“战”,对已脱贫不稳定户、存在因疫返贫风险户百分之百必访,对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按30%比例随机抽访。对于部分地区因疫返贫贫困户底数不清、不全、不准等问题,省纪委监委及时形成专题报告,建议进一步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该负责人告诉记者:“要继续传承弘扬‘四下基层’作风和‘滴水穿石’精神,履行好监督职责,夯实脱贫基础,巩固脱贫成果,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作者
李灵娜
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背后:
打出组合拳,保障决战决胜
10月17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和客户端推出“在线访谈”——《获全国脱贫攻坚奖背后:打出组合拳,保障决战决胜》。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介绍获奖背后的实践探索与创新。
视频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在线访谈”。10月17日上午,年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四处、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湖北省纪委监委大数据监督检查工作专班等3家纪检监察单位获评组织创新奖。
获奖背后,是纪检监察机关怎样的实践探索与创新?今天我们邀请到两位嘉宾进行讲述。一位是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四处副处长回智庚。回智庚同志,您好!
回智庚: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另一位是福建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徐奕真。徐奕真同志,您好!
徐奕真: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大家好!
主持人:本次组织创新奖着重表彰的是脱贫攻坚中改革创新、成效突出的地区和单位。我们注意到,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四处通过组织实施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在开展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方面形成了一些创新思路和做法。回智庚同志,请您首先给我们讲讲。
回智庚:好的。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是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的重要政治任务,是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使命。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研究谋划部署在年到年开展为期三年的专项治理。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机关内部分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在专项治理中承担牵头抓总、综合协调职责,四处作为承办处具体组织实施。
我们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的着力点,就是聚焦党中央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紧紧盯住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治理整顿,对向扶贫资金“伸黑手”“动奶酪”的从严惩处,既正风肃纪又反腐惩恶,既雷厉风行又久久为功,促进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相关职能部门认真履行脱贫攻坚重大政治责任。在推进专项治理过程中,注重立足脱贫攻坚阶段性特点,形成并不断完善稳中求进、一体推进、精准施策、形成合力推动专项治理工作深化发展的工作思路。既保持政治定力打好“持久战”,巩固拓展已有工作成果、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又集中优势兵力打好“歼灭战”,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摘帽后“四不摘”、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政策措施落实,强化监督保障执行。在工作实践中,既坚持问题导向,紧盯政策落地、项目安排、资金使用、责任落实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突出问题,精准监督;又注重抓常抓长,标本兼治,打出了一套创新方式方法的“组合拳”。
主持人:说到精准施策、精准监督,福建有什么好的经验做法吗?徐奕真同志,请您结合实例谈谈。
徐奕真:我们紧盯重点地区、重点对象、重点问题、重点环节靶向监督。比如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老区苏区县,蹲点调研、解剖麻雀,既监督本地区脱贫攻坚情况,也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ly/12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