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早冬,为期三天的志愿者活动伴随着昭明夕照的霞光圆满落下帷幕。
序幕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故乡,永远是中华儿女心中最美的那抹凝望。为了在乡土文化即将化作云烟的年代,能留得住那氤氲的缕缕乡情。福鼎六中语文组以教材为依托,开展实地考察、图片展览、书面报告、志愿者讲解等一系列活动,滋育同学们的乡土情怀。
乡忆——一抹乡思入梦频
罾坪的点点渔灯,石湖的声声春潮,圆觉的阵阵梵钟······太多的桐山映象,如今却只沉睡在岁月的流光里。又是太多的桐山记忆,在茶香的萦回里淡去。
在得知我们应任此次活动的志愿者时,心中忐忑不已。在时光的流水里拾取淡去的沙金,挖掘那些旧时的传奇,年轻的我们该怎么做呢?那家乡的历史早已是模糊的背影,我们能讲好它的故事吗?
乡景——一方新人尽望乡
我们心中充满了对活动的期待与紧张,在有限的时间里查阅《福鼎县志》《福鼎县乡土志》《摩霄浪语》等家乡史料,争取在活动中给同学老师们以良好的福鼎印象,以史料真实地传播福鼎文化。
在志愿者们的生动讲解下,我们抚今追昔,寻芳揽胜,探访桐山记忆中的瑰丽风景,倾听这方神奇水土的生命歌吟。
伴随着声声尘封的回忆,我们恍在风抚荷叶、垂柳依依的石湖桥头,听着小小年纪的林滋秀吟出千古奇对:“雨打竹林林滋秀,风吹荷叶叶向高。”
聆听着翠郊吴家白手起家的传奇,眼前仿佛再现了当年大厝三百六十根庭柱同时竖起的壮观画面。
身畔清风斜斜,似乎望见屹立太姥山巅的容成子御风而起,敕令巨石飞来为桥的神话。
在活动中,我们诚恳解答着老师与同学们的疑问。当我们把那些尘封的名字轻吐出口,不仅有对故乡先贤的崇高敬意,更有深藏在心的对家乡的浓浓自豪。乡思——一思聊慰我归心
感悟
没有前世,何来今生?
活动时间虽然匆匆而过,却盈满了桐城积淀千年的浓浓乡思,也意在提醒生养于这方水土的同学们,擦亮历史记忆,点燃文化明灯,走遍万水千山不忘来时路。我们想,这便是此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吧。
程伯简,周忠魁,金维娇······故乡千百年的历史里,面对外来的侵略,乡人从未停止过英勇的抗击。在一次次的大小战斗里,桐山从未缺少过英雄。
当我们看见聆听故事的同学们眼里闪过那一幕幕充满了敬意的光,心头不由得拂过一阵阵的欣慰与自豪。
“浴一回月光,落两肩花瓣,踏一回轻雪,活着,走着,看着,欣喜着。有了家乡的回忆,就算离家千里也不会患得患失。”
人生于世,总要有对故乡的依傍,如同草木对光阴的钟情。
三天的活动也许就此匆匆结束,但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段难忘的回忆,伴随着缕缕乡思和作为志愿者的充实,把它埋进乡梦里,珍藏余生。
“在故乡沧桑的枝叶间,择取一朵明媚,簪进岁月肌理,许他彷徨又甜蜜。”风尘过,星辰落,夕阳不曾复相望,终是烟云没。
愿同学们走的再远也不要忘记来时的路,不要让自己的人生如水上行舟一般杳无痕迹。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漫长的旅途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文字编辑:高一6班陈奕宏
图片提供:高一年段全体师生
指导教师:谢碧珊
审核:办公室
编辑:廖长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ly/11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