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福鼎市 >> 福鼎市旅游 >> 正文 >> 正文

Day前景理论行为金融学经典理

来源:福鼎市 时间:2021/11/4
治疗白癜风医院是哪个 http://pf.39.net/xwdt/190821/7400599.html

先用三个问题引出今天的内容:

1.上午你买的福利彩票,中了元的奖,喜滋滋地领了。结果下午你不小心掉了块钱,这一天你感觉自己的财运是好还是不好?

2.假设你现在年薪25万,两天里你去参加了大学和初中的同学聚会,大学同学的年薪大概都在30万左右,初中同学则在平均不到20万的水平。在2次聚会之后,你对自己的薪水水平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

3.抛硬币,扔到国字就赢块钱,或者是白给你块钱。你选哪个?

另一个场景,如果硬币扔到国字就输块钱,或者白白地送给人块钱,你会选哪个?

好了,现在我们顺着这些问题,来回答一下。

第一个问题,买了彩票中奖,结果下午又掉了钱,一般的人不会觉得这一天自己的财运很好,一定会觉得心里很难受,就像天下掉了块馅儿饼,结果被狗叼走了那种感觉。

第二个问题,参加大学同学的聚会,会让你怀疑人生。参加完初中同学的聚会,多少会让你产生人生赢家的感觉。我估计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

第三个问题,在第一个赚钱的场景里,扔硬币扔到国字就赢块钱,或者是白给你块钱,在这个场景里,大部分人肯定都选白拿块钱。而第二个场景,扔硬币扔到国字输块钱或者白白就给人块钱,绝大部分人会去选择扔硬币赌博一把。

这些都是我们普通人特别正常的心理反应。但这些正常反应在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里都属于“异常行为”。

一、前景理论

学过经济学的同学一定都知道“期望效用”这个词,就是说在衡量一个不确定的事情,比如说一项投资的时候,它可能会带给我们多大的满足感。

这个满足感一方面要从这项投资中可能获得的财富来衡量,财富越多,满足感越高。另外一方面就来自它的不确定性,即风险,不确定性越低,满足感越高。

比如说你的年薪在两个场景里是完全一样的,所以在期望效用理论中,你的满足感不应该有任何区别。可是我们人类有嫉妒、攀比的天性,所以绝大部分思考的出发点都会从一个参照点(referencepoint)出发。

再比如,按照期望效用理论,上午赚了,下午损失,收益和亏损的金额一样,效用应该是不增不减。可是你忘了我们人类对损失有天然的厌恶,损失带来的痛苦远远比同等金额的收入带来的愉快要大,这就是损失厌恶(lossaversion)。

这种厌恶你需要两倍的价格才能够克服和补偿。

这种损失厌恶就会让我们更倾向于投资那些自认为比较安全的资产。

在期望效用理论中,我们在面对损失和收入的时候,我们的风险态度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是对称的。而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自己的行为完全与之相违背,这就叫做“风险态度的非对称性”。面对确定损失的时候,赌性就上来了,反正就要亏钱,不如赌一把。而面对确定收入的时候,就想着赶紧地落袋为安。

博彩业为什么会兴起?因为一种被称为“概率权重”(probabilityweight)的幻觉。

同样地,在期望效用理论中,我们是根据期望效用值来比大小、做决策的,对不对?可是人类会因为那个大额的数字,比如说万而去选择性地忽略它极小的概率,如万分之一。

所以这四个名词:参照点、损失厌恶、风险态度的非对称性,以及概率权重,打破了传统期望效用理论,构造了一个关于人类行为偏好的新的方程。如果我们使用这个效用方程去进行决策的话,自然就会得出不太一样的投资决策结果。

那么由这四个因素构成的就是著名的前景理论(prospecttheory),也就是七十年代有两个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和阿莫斯·特沃斯基将心理学引入金融学、经济学科之后,所构建的前景理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ly/10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