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日志
1.18
实践的第六天,入户调研组完成了对全岛绝大多数村落的走访,马祖村与芦竹村是本轮访谈的最后两个目的地。
傍晚,包括校友连书记在内的嵛山镇领导一行来到了东角村乡村振兴大礼堂,听取中期汇报。
设计团队与文创团队向他们展示了第一阶段的设计方案。最后,书记、镇长等人都对设计方案提出了宝贵意见。
1.19
清早,我们与东角村村支书一同登上渔船,与两名渔民一起出海捕鱼,生动地体验了一回渔民的生活。
当晚,我们与连书记等领导一道,共同庆祝工作站负责人周宏宇登岛天纪念日。
1.20
今天是本次实践的普通工作日,所有队员们均在乡村振兴大礼堂内努力完成、确定最终的汇报方案。
文创团队、设计团队及调研团队针对上次中期汇报得到的反馈,对设计、调研内容进行了改进,以向政府提供最终汇报。
1.21
今天是实践的最后一天,我们乘车前往了嵛山镇镇政府,向包括连书记、镇长、副镇长在内的主要政府领导汇报我们这次的实践工作的所有内容。
在肯定我们工作的同时,他们对报告内容提供了进一步建议及可能的改动空间,并且针对设计和产品的落地的方式进行深入的探讨。
至此,我们本次在嵛山岛的实践就告一段落啦,成员们都收获满满,听听他们的想法吧!
成员感想
周宏宇|负责人
择我所爱,爱我所选,对我来说三年或是天,都只是个数字,每次来都有新的变化才是最真实的,从18年开始参与到21年的今天,看着这里的改变,从一个点开始发展到多个面的尝试,从大礼堂的设计发展到策划运营模式的探讨,从到哪都要层层解释我不是遊客到刷脸熟,或许这才是我们参与的价值所在。
我不追求所谓的面子工程,也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真实的为需求服务,当村民从不认识我到认同及接纳我时,我想我的价值体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是村民共同参与,而这条路道阻且长,但前方一片光明。我坚定的走在路上,择我所爱,爱我所选。
王少钒|站长
本次实践为福鼎注入新鲜的血液,组建文创分队,设计完整东角工作站一期节点,针对海岛旅游的调研。本次实践形成一定的梯度,使得同学们能在其中各有所得各有所长。就我个人而言,在东角村分别有方案,施工和竣工三个阶段的项目,本次在地得到与不同工种交流的机会,对于我在地的设计实践收益良多。
朱震骐|支队长
这一场于东海之滨与嵛山岛的亲密接触,使我有幸结识了一群优秀的伙伴,让我感受到校地合作下规划的智慧与奋斗的汗水在这座岛屿上谱画出的乡村振兴长卷。在实际的项目中感受设计的在地性,在对东角村的一遍遍走访中发现渔村生活的日常,在和政府的沟通中了解发展与规划的需求,三者的交织相融让我对建筑设计这一命题本身有了更深的理解。
两周的实践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实际的项目运行,不论是建筑设计还是品牌设立都收到诸多掣肘,成为一名成熟建筑师的路道阻且长。路漫漫其修远,希望未来我可以继续为嵛山的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陈晔|设计组
为什么总说要真正地走进乡村,扎根乡村,我在这次实践中找到了答案。设计不能浮在空中,它是严谨调查、理性思考的成果。乡村建筑更是要在基层实实在在地生活过、体验过才能了解种种限制,切实认识到村民的种种需要之后,才能在反复推敲思量,各方的平衡下,交出一份适宜的答卷。乡村的振兴靠的是从每一片特别的土地中生长出来的独特力量,在嵛山岛是靠各色高质量的水产,是靠因地制宜的规划,是靠脚踏实地的建设发展。
虽然不是建筑专业的学生,我也在这次实践中向经验丰富的学长、可爱又专业的同学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体会了很多。
所爱即使隔着山与海,也终会再相逢,嵛山岛,我们下次再见。
林若凡|设计组
这次在福鼎嵛山岛的社会实践与我而言是一次难忘的旅程。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看到了东角村渔民质朴的民风和自然的生活方式,了解到了政府对村庄从渔业转型成旅游业的诉求,感受到了建筑营造在乡村振兴中起到的推动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我与两位队员承担了美术馆的设计工作。
乡村建设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和实际的施工问题,而这恰恰是平时课上所忽略的,而在经历了与队员的思维交流与碰撞后,我学会了如何去适应乡村建设的场地条件,尝试给乡村振兴交出合适的答卷。让改造融入环境,让改造活化乡村。
谢彦童|设计组
在嵛山的九天,每日从涛声中醒来,步行穿过村子去工作站,又在海风渔火中与队友们说说笑笑着结束当日工作,是和上学期间截然不同的日常。福鼎工作站让我看到一群务实、亲切又有想法的年轻人在乡村可以做出怎样的努力:旧建筑改造、乡村规划、产业调研、物产文创开发……大家立足专业的探索让我学习良多。
能在此时此地加入福鼎工作站的大家庭,是一个难得的机会,我感到幸运和责任。希望能如站长少钒学长说的那样,慢慢“扎根乡土,发现日常”。
程慧|文创组
今年冬天有幸参加了清华大学的乡村振兴工作营,结实了一群优秀、有趣的伙伴,也与美丽的嵛山岛开启了一段奇妙的缘分。能参与到这样一个落地性很强的实践活动中,确实学习到了很多。寒假在地实践虽然结束了,希望振兴工作能在大家的热情与支持下,日后一直得到不断的完善。
习总书记说,乡村兴则国家兴。作为肩负时代使命的青年学子,希望可以以青春小我,应社会之需,谱振兴之曲,奏复兴之歌。
江就|调研组
回到福建,踏上这块我生活过的土地,听着熟悉的乡音,望着近在咫尺的大山与大海......诸此种种,都使我倍感亲切。通过这次乡村振兴实践活动,在使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挚友的同时,大大增进了对于乡土中国的理解。纵使市井繁华,广袤乡村也永远是祖国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
在短短的9天里,我同陈博川同学一道,造访了小岛上的各个村落,与岛民交流,深度体会从普罗大众、政府和企业看待问题的不同视角。让我印象深刻的不仅是伙伴们的团结互助,岛民的质朴与热情,群众、政府给予我们的帮助,更是我们所有人对于乡村振兴事业的这一份热忱与真诚。
位卑未敢忘忧国,我希望在我们所有人的一并努力之下,这份沉甸甸的事业可以早日取得成功。
陈博川|调研组
在短短九天时间的调研中,我看到了很多、学习很多、收获很多。作为支队里唯一一位文科院系的学生,我和江就一起承担起调研组的任务。九天结束之后,我们可以很自豪的说我们走遍了嵛山岛的每一个村庄、体会过各方的风土人情、也产生了很多思考。
也许这些思考并不成熟、甚至有点幼稚,也许我们的调研并不科学、甚至也谈不上规范,但是在用脚丈量出的感悟中,表达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荣幸。希望我们最终的报告能对当地有一点点的帮助,也非常感谢各位哥哥姐姐的关照和帮助!
江湖再见,嵛山再会。
成果展示
设计组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gr/8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