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丨作者:村姑陈《1》买到一款好白茶,难吗?这是一个开放式的命题,千人千面,就连买茶,也有一千种可能性。买茶,本是一件随心所欲的事儿,重点在于喝的开心,对了胃口的茶,怎么看都是阳春白雪的形象,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不就是这个道理么。于是乎,这部分茶客买茶,如探囊取物,简单极了。找到一款自己喜欢的白茶,加入购物车,付款,收货,品鉴,收藏。整个流程一气呵成,不带半点犹豫。瞧,买茶有什么难的。此时,就会让那些买茶无比纠结的茶客,十分羡慕。你买茶,为什么这么容易?为什么呢?因为这些茶客心中,早已有一个标杆,就像是既定的数学公式一般,代入数字,经过一番推算过后,得出一个结果,这有什么难的呢?再看白茶界的买茶公式,不外乎看产地,看工艺,看仓储,看品质。无他,唯手熟尔。当你对白茶熟悉的就像是一个老朋友一样,自然也觉得买白茶,简单极了。反而是一些茶客,囿于先入为主的观念里,树立了错误的买茶标准,反而买不到好的白茶,甚至南辕北辙,买的白茶,那叫一个差强人意。《2》买白茶,就要最贵的,不管自己喝不喝得懂白茶中,什么茶最贵?若说要买最贵的茶,当然是白毫银针。年份、形态、种植方式等外界因素相同的情况下,白毫银针是所有白茶中,价格的No.1。其价格,茶客们是有目共睹。然而,现实却有些尴尬。要征服白毫银针,全方位地感受它的风韵,它的毫香,它的醇爽,它的鲜甜,对喝茶资历、段位,甚至于是味蕾的敏感度,有一定的要求。换言之,白毫银针有些曲高和寡,并非所有人,都能在第一时间喝懂。喝不懂白毫银针,体会不到它的精髓,就会让人产生一种不太好的想法——这茶,味道为什么这么淡。错误的想法,在脑海里进一步发酵,甚至还会给白毫银针贴上“品质不好”的标签。喝茶有了偏见,你还会觉得自己买到的茶,是好茶吗?其实买白茶,也要做到“因材施教”四个字。即根据自己个人的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茶。有时候,最贵的茶,未必是最适合你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有时白牡丹和春寿眉,反而更对你现阶段你的胃口。喝茶,目的还是为了取悦自己,感受茶的魅力。《3》买老白茶,就一定要挑年份最老的!喝白茶说年份,早已是约定俗成。品茶如品酒,也讲究年份。酒香不怕巷子深,年份老的酒,酒体更加雄浑,甘醇,入口绵柔,有着独一无二的触感。白茶陈化后,也有茶汤甘醇的特色。这是内在物质和微弱的氧分子,进行物质交换后的产物。并且,在陈化过后,白茶的香气蜕变,从原本的馥郁花香,成了浓郁的陈香、药香,喝茶体会有别于喝新茶。老白茶名声大噪后,也引得各方势力的垂涎。这不,有的茶友,就冲着老白茶而来。“掌柜的,把你们店里最老的白茶拿来,低于十年的茶,我可不要。”最开始,掌柜可能还有所犹豫,“要十年老白茶,我没有啊,最老的也就是五年的……”送走了张三,结果来了李四、王五、范六,也叫嚣着,要十年的老白茶,越老越好。谁能经得起这么诱惑,谁又会和RMB过不去呢。掌柜变也给你变出十年的“老白茶”。而这些所谓的十年老白茶,浑身充满古怪。看茶饼的颜色,是不正常的黑色,除了这种黑色,再无其他,偶尔看得到零星的灰白色。细看,茶梗和叶片,仿佛黏连在一起,难舍难分。闻香气,浅薄而清淡,并无浓郁的药香、陈香等。冲泡后,喝起来,味道自然好不到哪儿去。是了,所谓的十年老白茶,其实是做旧茶。所谓做旧,说的不好听,它就不算白茶,其制作工艺,已经完全违背白茶传统方法。白茶制作,萎凋和干燥是主要步骤,经过干燥后白茶便可收集起来,仔细妥帖地保管好。存放上三年、五年,就能成为老白茶。然而,做旧的白茶,大大的缩短了存茶的时间,经过暴晒、渥堆、大火烤干等方式,使得新茶叶有了老态。盲目追老,反而买到了做旧茶,这茶,能好吗?要喝老白茶,还是循序渐进,不要盲目追老,从三年的白茶开始入手,慢慢了解白茶特色,待充分掌握白茶知识后,再来寻觅十年的老白茶吧。《4》你的白茶味道不够浓,来点味道浓的白茶!白茶该是什么味道的?国标里认为,白茶应该是“鲜爽醇爽”的。这四个字,高度总结了白茶的特点。可有的茶友,却不能接受白茶的鲜香醇爽,或者说目前还不能领略这四种味道的魅力。最后到茶客嘴里,反而成了清淡。于是乎,茶友们开始追求另一种味蕾体会。茶要喝着浓的,才是好茶。这简直是天大的误区。其实恰好相反,茶味道浓烈,未必是好事。我们来看看,一杯看似平淡无奇的茶汤,为何会有浓烈的感觉。五克的白茶,泡出来的茶汤是浓,是淡,主要与内在的三种元素有关。茶多酚、咖啡碱、茶氨酸,这三种茶叶中的常青树,且三种物质,各司其职。茶多酚——涩。咖啡碱——苦。茶氨酸——鲜爽。这三种物质之间的配比,直接影响茶汤的风味。当我们说,这泡茶的口感好,那必定是茶多酚的含量、咖啡碱的含量、茶氨酸的含量,都是均匀的,比例适当的,不超标的。而一旦三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茶汤的风味也就变了。比如,茶多酚的含量高了,咖啡碱的含量也高了,茶氨酸的含量却低了,那么,这泡茶汤,便会显得苦涩味重,显得汤水很浓酽。浓了,便苦涩了,便不好喝了。是以,茶友们所追求的茶汤味道浓,其实就是茶多酚、咖啡碱含量高的结果。然而,这种茶喝多了,未必是好事儿。为了长时间被浓烈的茶汤磨练着,舌苔逐步变厚,味蕾散失了敏感度,下回遇到真正的好茶,反而感受不到。舍本逐末,并不是好事。《5》高山白茶,买的不是最高海拔,而是看茶园位置!高山出产的白茶,在香气、口感方面可算得上是翘楚。其品质也经得起多方茶友的检测。在资深老茶客眼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喝茶只喝高山茶。可见茶友们对高山茶的偏爱。一朋友,买了茶,十分欢喜,忍不住晒了个朋友。“这才是高山白茶,来自福鼎第一高峰。”一看海拔,居然比太姥山还要高,茶友们误以为,买高山茶,就是买最高峰的海拔。仿佛只要海拔比太姥山高,茶叶品质就一定会赶超它。内行看门道。其实这所谓的第一高峰,草场、林场比茶园更著名。若说买茶要比最高峰的海拔,谁能比得过珠穆朗玛峰?正本清源。买茶,买的是茶园的生长环境,而不是茶园所在的山峰的海拔。而茶园的环境,又不仅仅是看海拔这一种因素这么简单。它是一系列外界因素的综合。温度,光照,水分,空气,土壤等因素,都会左右茶的品质。高山茶,也要看这座山,在哪儿。毋庸置疑,就目前而言,太姥山高山茶园的综合条件是最好的,温、光、水、气、土,样样可领衔。故而,买高山茶的时候,别盲目追求高海拔,适宜的才是最好的。《6》买茶难吗?不难。其实就是几个步骤,看中茶品,加入购物车,付款,收货。按照如今物流的速度,不过三天就能收到茶品。然而,要买到好茶,却需要些许的技巧。如何确保自己买到的白茶,品质足够优秀?当然是要摒弃这些错误的买茶观念,如此才能邂逅真正优质的白茶。关于不同白茶的选购技巧,在小陈茶事的列表页中就能找到。希望每位看到这篇文章的朋友,都能与好茶邂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gr/1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