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种植34亩,收入3万多元,这一片水域好,一亩都是收成多斤。”沙埕镇大白鹭村养殖户董帝财一边忙着采收,一边忙着运输。
码头上更是热火朝天,大型吊车起吊、过秤、装车,一派繁忙景象。今年大白鹭村70多户群众养殖紫菜近2千亩,一斤卖到1块7,可为村民带来不菲的收入。
我们大白鹭村传统养殖紫菜,今年养殖面积将近亩,头水紫菜产量一亩最高可达斤,估计今年二水、三水、四水合起来,我们村总收入会达到万元左右。沙埕镇大白鹭村党支部书记董帝金加工商、收购商一早候在码头,新鲜紫菜一上岸就被抢购一空。
我是厦门过来收购的,今年这里的紫菜特别好,我已经收了多斤。厦门收购商高有通福鼎是福建省坛紫菜养殖面积最大的产业区,今年下海养殖坛紫菜面积2.6万亩,全市有5个乡镇群众从事紫菜养殖。其中沙埕镇紫菜养殖多亩,今年除了气候条件比较好外,当地打破竹竿养殖传统模式,以党建促发展,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抓手,采取组建紫菜养殖片区联合社,带动大白鹭、敏灶、川石等8个沿线村“抱团”发展的区域联合模式,投资万元实施环敏灶湾玻璃钢撑杆紫菜养殖项目,以玻璃钢替换毛竹中紫菜养殖技术,以此推动福鼎全市海洋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促进蓝色产业经济提质增效。
排立于海面上的玻璃钢撑杆“我们原先传统毛竹插杆一亩成本要元左右,现在改为玻璃杆,成本租金是元,扣除自己的工资,只有元,成本减少了一半。”沙埕镇大白鹭村党支部书记董帝金表示,“海域全部规划,实行绿色养殖、环保养殖,密度面减少,紫菜亩产量高了三分之一。”
此外,当地部门的科技服务也保证了产量的提升。早在9月初,福鼎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就进驻养殖区,全程帮助养殖户把好育苗关。同时组织技术服务组,蹲点各紫菜主养区,还对水体和滩涂进行监测,提高群众养殖信心。目前全市紫菜开始采收,30多家加工厂开足马力生产,紫菜产业已成为群众一项重要的经济收入。
END
“幸福福鼎”编辑部
文:蔡丽军
图:蔡丽军幸福福鼎图库
点击以下关键词即可查询相关内容点击“采样点”:进入查看福鼎核酸采样点信息。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gr/13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