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获得勤工助学岗位,每月可获得元至元的补贴。这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都是协和学院通过“福建助学”APP精准家访进行确定的。这也标志着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近年来,我省将学生资助工作作为教育精准脱贫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积极创新资助模式,通过科技创新、宣传创新和协同创新,有效提高效率。
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腿
“截至年11月21日,‘福建助学’APP注册人数达人。”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省有86所高校使用该系统进行国家助学金的在线申请、审核与评定,目前已完成—学年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
由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共同合作研发的“福建助学”APP,将学生家庭经济情况量化测评指标体系植入该平台,建立了一套可覆盖福建省所有高校,集信息采集、审核、评定等功能于一体的精准认定信息化工作平台,实现资助对象认定精准、资助名额分配精准、资助资金发放精准。
“只要动动手指,在手机上就完成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真是太方便了!”福鼎市的吴同学今秋刚收到福建中医药大学录取通知书不久,便通过手机APP申请到了国家助学贷款。
“信息多跑路,学生少跑腿”,今年在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统筹下,中国邮储银行和福建省农信社作为生源地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在国内率先启动手机APP和客户端小程序,在线受理学生助学贷款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实行了电子合同签署制度,让贷款更加便捷。
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张春生表示:“以往学生收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后,要按照要求准备相应资料到区县一级的学生资助中心,提交助学贷款申请。如今依托科技创新,精准又便捷。”
宣传高站位,育人见成效
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福建日报社下属的海峡教育报社于年共同创办《海峡教育报·助学专刊》,这是国内首份助学类的专业性报纸。
年6月,《助学专刊》推出“党委书记谈资助”专栏,邀请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党委负责人畅谈学生资助工作。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田祖荫亲自撰写开栏寄语,称其“是提高政治站位、在学生资助领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开栏以来,已连续刊登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南师范大学、三明市教育局、南平市教育局等多家单位党委(组)书记访谈,取得良好反响。
为推进我省资助宣传和育人工作,经过多年建设,我省建立起较为完备的集助学专刊、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gr/12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