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国家存储器、航天航空产业、新能源、光电子建设日新月异,华中武汉,这座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之城,顺应时代更换赛道高速发展、迭代创新。“货到汉口活”、“九省通衢”、“枢纽之城”,交通之便缔造了武汉商业繁荣。鄂武商、中百集团、武汉中商、汉商集团,四家本土上市商贸企业,曾经构成庞大商贸集群。新零售时代,武汉响应号召,国资在充分竞争领域逐步退出。去年以来,武汉国资控制的4家上市商贸公司已有2家易主转型。在居然之家借壳武汉中商之后,汉商集团也迎来密集转型布局。7月28日晚,已由卓尔控股董事长阎志实际控制的汉商集团(.SH)宣布,拟作价9亿元收购A股公司蓝光发展旗下迪康药业%股权,迪康药业也将成为汉商集团大健康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或许,汉商集团的大健康产业转型启蒙于新冠肺炎疫情。医院、设立大健康产业公司、推出汉方一号口服液、收购同济生殖医学中心。如果收购迪康药业顺利完成,汉商集团的医药、医疗全产业链构成的大健康产业布局基本成型。“疫情之后补短板,医疗是阳光地带。”8月1日,北京一投行人士向长江商报记者称,传统商业竞争激烈,升级难度较大。转型医疗领域,预计会带给汉商集团不错的发展前景。长江商报记者发现,易主后的武汉中商、汉商集团均在易主转型中走出困境,近几年,经营业绩持续增长,盈利能力明显提升。约定标的公司研发费率不低于3%
密集收购,汉商集团正在加速推进大健康产业布局。根据公告,汉商集团及其全资子公司汉商大健康拟通过支付现金方式收购迪康药业%股权,交易作价9亿元。交易完成后,迪康药业将成为汉商集团全资子公司。与之配套的是,汉商集团还拟非公开发行不超过.44万股股份,募资不超过12.85亿元,其中9亿元用于上述收购,剩下3.85亿元用于补充公司流动资金。本次交易的定价原则,以截至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进行评估的评估结果为基础,交易双方协商确定。截至今年5月31日,迪康药业总资产为12.22亿元、净资产4.82亿元。如果以此数据为参照,9亿元的收购价格,较其净资产增值4.18亿元,增值率86.86%。汉商集团溢价收购的迪康药业,是否是一家优质公司?根据汉商集团披露的重大资产购买预案,迪康药业是以制药为主,集药品及医疗器械研发、制造、营销等纵向一体化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目前,其在成渝两地拥有三个生产基地,涉及化学原料药、化学药制剂、中药制剂、生物医学材料等领域产品的生产制造。迪康药业产品线较为丰富,其产品涉及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儿科、皮肤科、妇科等。公司称,其拥有各类剂型药品达个,其中医保产品个,含国家级新药12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1个。是国内拥有产品剂型比较丰富、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比较多和覆盖治疗领域比较全面的药品生产企业之一。迪康药业在胃肠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可吸收医疗耗材能领域具有优势,核心产品雷贝拉唑钠肠溶片、通窍鼻炎颗粒、盐酸吡格列酮片等,以及医疗器械可吸收医用膜、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等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实际上,迪康药业有不少故事。迪康药业的历史可追溯至年,目前注册资本1.2亿元。截至目前,蓝光发展、蓝迪共享分别持有其91.41%股权、8.59%股权。早在年,迪康药业就已登陆A股市场,年,蓝光集团以3.22亿元竞得迪康集团持有的迪康药业29.90%股权,成为迪康药业控股股东。蓝光集团入主后,经过一番腾挪,年,完成重组,并更名为蓝光发展,房地产成为其核心主业。年,蓝光发展曾筹划分拆迪康药业赴港上市,不过最终未能成行。公司称,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已经手握12年,蓝光发展为何要出售迪康药业?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蓝光发展资产负债率较高,截至年底,其资产负债率为80.62%,当年财务费用为7.60亿元。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监管趋严,在去杠杆的背景下,融资渠道受限。出售迪康药业,或许是蓝光发展回收现金流、抵御风险之举。迪康药业主要以生产仿制药为主,去年,创新药领域首个1类创新药DDCI-01签约落地。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收购,对迪康药业研发投入进行了约定,即未来三年,研发费率应不低于3%,以支持新药研发,增强竞争力。医药全产业链雏形已现
9亿现金收购迪康药业,既不是汉商集团大健康产业布局的起点,更不会是终点。
今年初,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阎志带领卓尔系全面参与抗疫,就萌生了大健康产业布局之意。
根据卓尔控股曾披露的信息,今年2月3日下午5时许,汉商集团沉入抗疫一线,将旗下的武汉国际会医院,员工通宵加班,48小时建成。
当时,汉商集团时任董秘尚静曾表示,公司将从本次疫情中积极思考现有业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必要时做出审慎调整,也将积极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gr/104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