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百家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一直以来,很多朋友来咨询家庭存茶的做法。
其实,村姑陈一直推荐的长期储存白茶,方法是用三层包装。
用瓦楞纸箱,塑料袋,铝袋等严实的密封白茶后,再隔墙离地的妥当放置存茶的纸箱。
平时没事的时候,不要三天两头的去开箱。
不然将满满一整箱的茶,翻过来,覆过去,来回拨弄。
频繁的开箱,必然会干扰到好茶的转化效果,影响茶香分子们的聚会。
此外,对干燥的茶叶而言,存放过程中最怕潮。
林妹妹在葬花时感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毫无疑问,水汽是茶叶保存的头号敌人。
规范化的存茶操作,肯定不能直接将存茶的箱子,贴着水汽较重的墙面和地面。
然而,有位外省的茶友表示很疑惑:
“怎么你们给出的存茶建议这么麻烦?
我看我们小区门口的好几家茶叶店,放了大几十斤的茶,都是直接放地面。
展柜上还摆了很多老白茶,老普洱的茶饼,也就是薄薄的一层包装纸……”
闻言,村姑陈要说一句真心话。
参考部分茶叶店的存茶做法,会将你的好茶存坏!
《2》
错误存茶做法一,直接贴地面存放
个别的茶叶店,占地不大。
每次逛街散步路过,就能看到不少存茶的纸箱放在地面上。
那些外箱标着“福鼎白茶”、“大红袍”、“正山小种”字眼的存茶纸箱,码放在店铺内。
甚至为了招揽客人,个别装在大箱里的茶,并没有严实密封,而是直接敞口。
还有的,像是我们到大型商超里买大米、五谷杂粮的货架摆放那样。
直接将茶叶堆得像高高的,像是满满的谷堆那样,供人观赏。
这样店里来客人时,可以抓一把干茶检查,用手摸,捏一捏叶片……
能提供更直接,近距离的方式,便于客人购茶。
顺手就能用散装茶叶袋,称上几斤干茶后,打包出售。
但这种方式存茶,会给好茶带来极大伤害。
且不说其它,单是直接将存茶纸箱放在地面的做法,就完全不符合标准的存茶做法。
这样的不专业存茶做法,容易让茶叶变质。
没有任何参考、借鉴价值。
各位看官们在家中存茶时,可不能盲目照搬这样的错误经验。
不然,这就是在拿自己的好茶冒险!
按《GB/T-茶叶贮存》的国家标准,有明文的要求。
“4.2.2货垛应分等级,分批次进行堆放,不得靠柱,距墙不少于mm。
4.2.3堆码应有相应的垫垛,垫垛高度应不低于mm。”
相比看,如今的高端茶叶店里,不会出现杂货铺般的茶叶码放形式。
而是用铁罐、密封袋等,装入适量茶叶样品,以供招待客人。
其余的大量茶叶,则细致的存放在仓库里。
原箱密封储存,离墙离地……
而茶友们平常在家中自行存茶时,也可以参考这样的存茶做法。
当长期存茶、藏茶时,对待茶叶的保存可千万不能粗心大意。
不能放在地窖、地下室、落地一楼等潮湿的环境。
存茶的房间,要尽量干燥,空气里的水汽含量少。
同时,经过密封后的茶叶包装,最好是放在架子、柜顶、柜子内。
对水汽做到严防死守,才能顺利的存出好茶!
《3》
错误存茶做法二,存茶包装不密封,纸箱敞口
不密封,是茶叶保存过程的大忌。
最直接的后果,是让好茶跑气受潮。
原本在长期储存白茶时,提倡的存茶做法是用“三层包装法”。
平时,茶叶在存放的时候,是待在密封的纸箱子里,里面还套着厚实的塑料袋和铝袋。
如此以来,白茶后期的储存转化,都发生在相对密闭的小空间里。
要是平常在保存时,为了取茶方便,将茶叶开箱后没有原样密封。
而是解开了塑料袋和铝袋的袋口,敞开着纸箱的开口,外界的水汽和异味,能够长驱直入,毫无阻拦的与干茶直接接触。
时间一长,茶叶就容易变质。
先是茶叶跑气,茶香变得不再馥郁。紧接着是干茶受潮,水分含量过高。
最后是量变引起质变,原本品质再好的茶叶也会发酸变味,饮用价值大为受损。
客观来看,专业、用心、对好茶负责的茶叶店,断然不会在存茶过程中,马虎随意对待。
更不提,将茶叶包装敞开后,任凭人来人往。
整箱的干茶,三五不时的被人抓一把出来观察,容易沾上不少的腌杂味。
茶友们在家中存茶时,可得将这样的做法,视为反面教材。
不论是装在铁罐里密封,还是装在纸箱内严实封存的茶叶,在每次开箱取茶过后,都要第一时间及时密封。
个别朋友对待存茶,态度比较随性。
想喝茶了,就立马开箱子抓一些出来。
取茶后很开心,马上就想赶紧泡茶喝,结果就忘了随手将塑料袋和铝袋的袋口绑紧,直接将它们撂在那,敞了大半天。
如果是西北,如果是极干燥的深秋寒冬季节,可能这数小时的敞开透气,还不至于让茶叶发生多大的变化。
但万一是潮湿的南方,或者碰巧赶上阴雨季,空气湿润,水分含量高。
那这没有密封,包装大畅的茶叶,很容易在三四个小时的时间里,跑气受潮。
从茶叶保存的防潮需要看,存茶不密封,可是储存茶叶过程中的低级错误。
为了不耽误好茶,可不要参考外面错误的存茶做法!
《4》
错误存茶做法三,茶饼摆在架子上展示,不密封
有位东北的茶友,收到村姑陈的茶叶,拆开了原本的三层包装。
给出的理由是北方干燥,茶叶不怕潮。
于是将那些高山寿眉饼,放在了置物柜里。
从反馈回来的图片看,隔着一道透明的玻璃门,能看到有7、8个茶饼,直接用饼纸包装后,摞成了高高的一叠。
看到他的存茶方式后,赶忙劝住了他,白茶储存要密封。
压成饼的白茶,也不例外。
长期存茶,同样是用三层包装的做法。
如果是平时经常取茶撬茶饮用,那就放在密封拉链袋里,捏紧封条后再放进柜子等干燥的环境。
要是只用薄薄的一层白绵纸保存,那肯定不妥当。
外在防护包装太“单薄”的茶饼,存着存着,很容易受潮串味存坏。
经过一番沟通,了解了那位茶友的想法。
那位茶友心里想的是,看到很多茶叶店的茶饼都是摆出来展示的,怎么自己放在干燥的柜子里保存,还是容易受潮?
将原因弄清楚,并不复杂。
第一,外面茶叶店拿出来摆放的茶饼,未必是真的茶叶,大部分是专门用于展示的“模具”。
懂行的茶掌柜,不会冒着将整饼好茶存坏的风险,将茶饼直接裸露在外。
第二,放在干燥的柜子里存茶,并非能高枕无忧。
毕竟空气里还有不少的水汽,要是茶饼的外包装没有密封,依旧会有很大的存茶隐患。
第三,北方的整体天气相对更干燥,这点不假。
但在家庭环境下存茶时,日常家居的洗衣做饭等,以及不时的雨天,都会在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上升。
为了万无一失,存茶不分南方与北方,一应以严格密封防潮为上。
如此才能避免好茶变味,发霉,彻底不能饮用。
《5》
一叶落而知秋,秋天的天气,整体相对干燥。
但并不是,秋燥少雨的时令,存茶防潮可以掉以轻心。
君不见,一场秋雨一场凉。
乍暖还寒,冷暖不定的季节更迭时候,不时会有连绵的阴雨出现。
空气里的湿度高,并不利于存茶。
所以,在存茶环境上,可得留意防潮。
有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上空调除湿,打开抽湿机抽湿等,为茶叶的良好保存打造舒适空间。
而在存茶的包装上,严实密封是重中之重。
家庭存茶,不能参考个别茶叶店的做法,将成箱的茶叶敞口后,直接放在地面上。
这样的做法既不专业,又不卫生。
科学存茶,少不了密封、干燥、无异味保存!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转载请注明:http://www.fudingzx.com/fdscz/12151.html